楊辛,1922年生,重慶市人,北京大學教授,中華美學學會顧問。早年就學于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后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藝術教研室主任,長期從事美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著作有:《美學原理》、《美學原理新編》等(均為合著)。1992年國務院頒發(fā)對國家高等教育事業(yè)有突出貢獻的表彰證書。甘霖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授。山東曲阜人,1925年生,1949年6月進入華東大學社科三部學習,1953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大學哲學系擔任哲學教員,1959年開始從事美學研究和教學,1961年參加編寫全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美學概論》。1979年以后主要是參加培養(yǎng)美學碩士研究生的工作,至1988年離休。主要著作有《美學原理》、《美學入門》、《美學原理新編》(以上均與楊辛合著),另有美學論文十余篇。吳全德1923年生,浙江省黃巖市人。北京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科研工作中,吳全德院士于1963年首先提出了銀氧銫光電陰極的固溶膠理論,闡明了這種陰極的光電發(fā)射特性,揭開了光電發(fā)射機理之謎,在國內外被稱為“吳氏理論”。近些年來,吳全德院士潛心鉆研科學與藝術美,出版了專著《科學與藝術的交融》,對開展素質教育作出了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