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通信綜合多媒體通信技術

多媒體通信技術

多媒體通信技術

定 價:¥28.00

作 者: 李小平,劉玉樹等編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高校計算機教學系列教材
標 簽: 多媒體

ISBN: 9787810774314 出版時間: 2004-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316 字數:  

內容簡介

  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是當前世界科技領域中最有活力、發(fā)展最快的高新技術,是目前IT行業(yè)新的技術增長點。它時時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進步的速度,并不斷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當前,電視行業(yè)、電信行業(yè)、計算機行業(yè)都面臨著巨大的改革,全球性的市場開放,加快了行業(yè)之間的滲透與融合,傳統(tǒng)的概念、技術、業(yè)務、投資、管理和服務方面正在產生深刻的轉變。全新的電信組網技術、終端設備技術、多媒體技術、電視機技術、計算機IP網絡承載技術,組合成了多媒體網絡通信新的技術學科。它的出現,有力地推動了IP電話、視頻會議、高清晰度電視、視頻點播等領域的發(fā)展,推進了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絡相互融合的進程。本書將重點討論多媒體壓縮編碼和多媒體網絡技術,并介紹多媒體的應用。本書共分8章,從通信理論的觀點出發(fā),介紹了與多媒體相關的大部分技術。其中:第1章概述了音頻和視頻方面的特性,引出了多媒體壓縮和其它關鍵技術;第2章詳細介紹了多媒體數字編碼技術,討論了視頻、音頻數字壓縮的公共理論和方法,以及多種流行的壓縮算法;第3章重點討論多媒體視頻編碼技術以及一些視頻壓縮的國際標準;第4章重點討論多媒體音頻編碼技術以及一些音頻壓縮的國際標準;第5章從多媒體的角度討論計算機網絡,重點討論了B-ISDN寬帶網技術、千兆網技術、IPv6技術、IPOverATM等承載IP業(yè)務,以及討論了多媒體網絡接入技術;第6章詳細討論電視會議和IP電話的關鍵技術及實現原理;第7章介紹了流媒體相關協(xié)議和解決方案;第8章介紹多媒體編程技術。全書在李小平副教授的指導下編寫,主編工作由李小平、劉玉樹完成。趙月華、李锃、彭禎藝、葉振華、黃奇卉、車德新、徐建施、張國軍、張琳參加了本書的編寫工作。書中吸收了李小平課題組部分科研成果。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yè)、通信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研究生、本科生?⒋笞ㄉ灘?,适合脆]錄撲慊τ謾⑼ㄐ毆こ獺⒍嗝教逍畔⑾低車確矯婀ぷ韉目萍既嗽輩慰???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和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論文和著作,主要的出處在書后的參考文獻中列出,作者對這些文獻的著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多媒體通信技術是一個新興發(fā)展學科,新知識、新方法、新概念層出不窮,限于筆者水平有限,寫作時間倉促,可參考的資料不多,難免書中有各種各樣的錯誤,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本書主要講述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主要內容有:音頻、視頻特性;多媒體編碼技術;視頻編碼技術及其壓縮的國際標準;多媒體音頻編碼技術;從多媒體角度討論計算機網絡;電視、電話會議技術及實現;流媒體相關協(xié)議和解決方案;多媒體編程技術。本書是在多次教學經驗總結和講義基礎上編寫的,可作為計算機專業(yè)、通信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研究生、本科生及大專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yè)科技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多媒體通信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多媒體壓縮引論1
1.1?多媒體的概念1
1.1.1?聲音、聽覺器官與話音波形的特性1
1.1.2?視覺系統(tǒng)對顏色的感知與圖像的顏色模型2
1.2?多媒體通信的特點4
1.2.1?集成性4
1.2.2?交互性4
1.2.3?同步性4
1.3?多媒體的關鍵技術5
1.3.1?數據壓縮5
1.3.2?多媒體網絡9
1.4?語音質量及清晰度12
1.4.1?引言12
1.4.2?語音編碼器評估的階段12
1.4.3?非正式測試12
1.4.4?正式測試14
1.4.5?重要因素16
習題16
第2章?多媒體數字編碼技術17
2.1?采樣和量化17
2.1.1?采樣17
2.1.2?量化18
2.2?無損編碼21
2.2.1?可唯一譯碼性21
2.2.2?熵21
2.2.3?Huffman編碼22
2.2.4?算術編碼23
2.2.5?RLC編碼25
2.2.6?3類和4類傳真標準25
2.2.7?詞典編碼30
2.3?有損編碼31
2.3.1?預測編碼31
2.3.2?變換編碼40
2.3.3?極低碼率圖像編碼47
習題50
第3章?視頻51
3.1?JPEG51
3.1.1?基于離散余弦變換(DCT)的編碼51
3.1.2?累進編碼55
3.1.3?錐形編碼55
3.1.4?JPEG的性能56
3.1.5?JPEG200056
3.2?MPEG視頻57
3.2.1?MPEG158
3.2.2?MPEG266
3.2.3?MPEG470
3.3?分形84
3.3.1?分形基礎84
3.3.2?深入分形88
3.3.3?分形壓縮90
3.4?小波分析91
3.4.1?小波分析定義91
3.4.2?連續(xù)小波分析92
3.4.3?離散小波分析和Mallat算法93
3.4.4?小波重構和正交鏡像濾波器95
3.4.5?哈爾小波變換96
3.5?H.261和H.263101
3.5.1?H.261標準101
3.5.2?H.263標準104
習題106
第4章?多媒體音頻編碼技術107
4.1?音頻概述107
4.1.1?聲音的類型107
4.1.2?聲音的質量108
4.1.3?聲音信號的基本參數108
4.1.4?話音基礎108
4.2?話音編碼110
4.2.1?子帶編碼(SBC)110
4.2.2?語音子帶編碼112
4.3?MPEG音頻114
4.3.1?聽覺系統(tǒng)的感知特性114
4.3.2?MPEG?Audio與感知特性?117
4.3.3?MPEG1?Audio118
4.3.4?MPEG2?Audio125
4.3.5?MPEG2?AAC126
4.3.6?MPEG4?Audio129
4.4?杜比數字AC3(Dolby?Digital?AC3)132
4.4.1?概述132
4.4.2?杜比AC3系統(tǒng)的優(yōu)點133
4.4.3?AC3編碼和解碼134
4.5?音頻編碼技術138
4.5.1?G.711138
4.5.2?G.721/G.723/G.726139
4.5.3?G.722141
4.5.4?G.723.1143
4.5.5?G.728145
4.5.6?G.729145
4.6?無線接入技術147
4.6.1?GSM147
4.6.2?CDMA153
習題155
第5章?多媒體網絡通信157
5.1?基本術語與概念157
5.1.1?基本術語157
5.1.2?基本概念159
5.2?IPv6協(xié)議161
5.2.1?IPv6的地址分類161
5.2.2?IPv6幀格式162
5.2.3?IPv6的安全機制163
5.2.4?IPv4向IPv6過渡164
5.3?局域網(LAN)技術165
5.3.1?局域網概述165
5.3.2?IEEE?802標準168
5.3.3?以太網技術169
5.4?寬帶IP網絡174
5.4.1?多媒體與寬帶IP網絡174
5.4.2?IP?Over?Optical技術175
5.4.3?IP?Over?ATM技術176
5.4.4?ATM與IP技術結合180
5.4.5?IP?Over?SDH技術188
5.4.6?IP網絡相關協(xié)議193
5.4.7?多點鏈路匯聚(MPLA)技術197
5.4.8?動態(tài)IP光纖傳輸技術(DTP)198
5.5?多媒體網絡接入技術200
5.5.1?多媒體終端200
5.5.2?接入網基礎202
5.5.3?銅線接入技術206
5.5.4?光纖接入技術216
5.5.5?HFC接入技術222
5.5.6?ISDN網絡224
5.5.7?有線電視網絡227
習題233
第6章?電視會議和IP電話234
6.1?多媒體通信系統(tǒng)概述234
6.1.1?多媒體通信系統(tǒng)體系結構234
6.1.2?多媒體通信系統(tǒng)關鍵部件235
6.2?H.323電視會議系統(tǒng)239
6.2.1?電視會議系統(tǒng)概述239
6.2.2?H.323電視會議系統(tǒng)體系結構243
6.2.3?H.323電視會議系統(tǒng)主要部件244
6.2.4?H.323多點電視會議248
6.2.5?H.323協(xié)議堆249
6.3?IP電話250
6.3.1?IP電話概述250
6.3.2?IP電話的通話方式251
6.3.3?IP電話標準252
習題252
第7章?流媒體技術253
7.1?流媒體概述253
7.1.1?流媒體的概念253
7.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