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是人類的寶貴記憶,具有物質和文化價值上不可代替、不可再現的性質。對于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自然、文化遺產首先是歷史的見證,同時也為其文明的延續(xù)、發(fā)展提供了無盡的原動力和精神資源;另一方面,世界遺產又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對促進不同國家、民族和文化類型之間人們的交流、理解及其共同繁榮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有組織、有計劃地整理和保護全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不容推卸的共同責任,也體現對歷史、傳統(tǒng)和一切文明成果的尊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于1972年頒布《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就是秉承了這樣的宗旨。中國是一個文明古老悠久、歷史遺存豐厚、自然風光壯麗的國度,自1985年加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以來,已經成為發(fā)掘、研究和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一支積極力量。到2003年6月為止,中國共有28處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種藝術形式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目前還在積極進行遺產的申報工作。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全人類。我們面前的這本《中國的世界遺產》大型畫冊,就是對這28處遺產的全面、集中的展示。它不僅以精美的圖片資料表現了中國的世界遺產的獨特價值,還以生動的文字介紹了與之相關的文物、歷史、地理、自然知識,幫助讀者了解中國在數千年歷史中形成的文化形態(tài)、政治理想、哲學思想、美學追求、生活情趣,甚至中國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啟發(fā)人們思考向傳統(tǒng)文化和浩茫自然汲取滋養(yǎng)與力量的意義所在。相信它會贏得讀者的喜愛。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中國在保護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