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教程

計算機網絡教程

計算機網絡教程

定 價:¥28.80

作 者: 吳德林,金先級,黨玉春主編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系列教材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0933481 出版時間: 2005-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1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計算機網絡及Internet為背景,系統(tǒng)地介紹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網絡通信原理,TCP/IP體系結構,局域網、廣域網互連技術以及Internet應用。全書共12章。第1章概述計算機網絡發(fā)展及通信交換技術;第2章介紹數(shù)據(jù)通信基本原理;第3章系統(tǒng)介紹TCP/IP網絡體系結構及重要協(xié)議工作原理;第4章、第5章分別從原理及互連技術方面介紹局域網技術;第6章詳細介紹各種廣域網技術;第7章重點介紹廣域網的核心技術——路由交換技術及網關;第8章和第9章分別介紹網絡管理及網絡安全;第10章從應用角度介紹Internet各種服務,詳細介紹如何用Windows2000Server系統(tǒng)配置DNS服務器、DHCP服務器、WWW及FTP服務器;第11章介紹網絡工程的基本規(guī)則;最后第12章展望未來Internet的技術、服務和挑戰(zhàn)。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材,也可供從事計算機網絡技術及其應用工作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網絡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計算機網絡概述
1.1本書中的網絡圖形圖標
1.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2.1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1.2.2網絡拓撲結構
1.2.3總線型網絡
1.2.4星型網絡
1.2.5網狀型網絡
1.2.6對等網
1.2.7客戶朋艮務器網絡
1.3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4Internet與Intranet
1.4.1什么是Internet
1.4.2Internet發(fā)展歷程
1.4.3中國的Internet
1.4.4Internet的組成結構
1.4.5Intranet
1.5網絡上的主要應用
思考練習題
第2章網絡協(xié)議與OSI參考模型
2.1OSI參考模型
2.2OSI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
2.30SI參考模型的作用
思考練習題
第3章TCP/IP網絡協(xié)議
3.1TCP/IP網絡模型及功能
3.2TCP協(xié)議
3.2.1TCP工作原理
3.2.2TCP協(xié)議的數(shù)據(jù)幀結構
3.2.3TCP端口和端口號
3.2.4套接字Socket
3.3UDP協(xié)議
3.4IP協(xié)議
3.5ICMP協(xié)議
3.6ARP協(xié)議
3.6.1硬件尋址(MAC地址)
3.6.2ARP為本地通信解析媒體訪問控制地址
3.6.3ARP為遠程通信解析媒體訪問控制地址
3.7IP地址
3.7.1IP地址的概念
3.7.2IP地址的分類
3.7.3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3.7.4子網掩碼
3.7.5IP地址與子網掩碼的設置
3.8以太網及協(xié)議
3.8.1以太網概述
3.8.2以太網上的數(shù)據(jù)幀格式
3.8.3以太網的各種標準
3.8.4以太網CSMA/CD協(xié)議的工作機制
3.8.5以太網中信號的傳輸方式
3.9其他網絡協(xié)議
3.9.1NetBEUI
3.9.2IPX/SPX協(xié)議及NWlink協(xié)議
3.10網絡協(xié)議的安裝
思考練習題
第4章網絡傳輸介質與物理層設備
4.1雙絞線
4.1.1雙絞線的分類
4.1.2雙絞線的線序及接線標準
4.1.3雙絞線的連接及應用場合
4.1.4不同標準以太網中雙絞線導線使用情況
4.1.5介質最大長度對網絡布線方案的影響
4.2同軸電纜
4.3光纜(光纖)
4.3.1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4.3.2千兆以太網中的光纖傳輸距離
4.3.3光纜的分類
4.3.4光纖連接器
4.4綜合布線
4.4.1綜合布線概述
4.4.2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結構和組成
4.5網卡
4.5.1以太網卡的分類
4.5.2網卡的物理地址
4.6集線器
思考練習題
第5章交換技術
5.1交換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5.2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qū)別
5.3交換機的交換模式
5.4交換機的技術參數(shù).分類
5.4.1交換機的背板帶寬與端口速率
5.4.2模塊化與固定配置交換機
5.4.3專用芯片與通用芯片交換機
5.4.4網管交換機和非網管交換機
5.5交換機之間的連接方式
5.5.1級聯(lián)
5.5.2堆疊
5.6冗余
5.7二層交換機
5.8CISCO交換機簡介
5.9交換機的配置
5.9.1超級終端與交換機console口的連接及登錄
5.9.2交換機配置命令說明及幫助功能
5.9.3交換機的用戶模式
5.9.4交換機的配置模式
5.9.5交換機的IP地址配置
5.9.6交換機的默認網關配置
5.9.7查看交換機的配置
5.9.8管理交換機MAC地址表
5.9.9交換機端口安全配置
5.10交換機的配置實驗
思考練習題
第6章虛擬局域網(VLAN)
6.1廣播域和VLAN
6.2傳統(tǒng)的局域網分段
6.3VLAN分段
6.4VLAN的實現(xiàn)方法
6.4.1靜態(tài)端口分配
6.4.2動態(tài)端口分配
6.5干道
6.6VLAN的配置命令
6.6.1靜態(tài)端口配置
6.6.2顯示.檢查靜態(tài)VLAN配置
6.6.3取消端口屬于某個VLAN的命令
6.7VTP域
6.7.1VTP域的概念
6.7.2VTP域的交換機模式
6.7.3修訂號
6.7.4VTP域的配置
6.7.5查看VTP的命令
6.8VLAN間的路由
6.9三層交換機上的VLAN路由配置
6.10VLAN配置實驗
思考練習題
第7章路由技術
7.1路由器概述
7.1.1路由器常見接口
7.1.2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1.3路由表
7.2路由器的配置
7.2.1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7.2.2以太網接口配置
7.2.3串口配置
7.2.4顯示.查看.保存當前配置和啟動配置
7.2.5查看接口配置參數(shù)
7.2.6設置密碼
7.2.7其他常規(guī)配置命令
7.3靜態(tài)路由配置
7.3.1靜態(tài)路由的概念
7.3.2靜態(tài)路由的優(yōu)缺點
7.3.3靜態(tài)路由配置命令的格式
7.3.4路由匯總
7.4默認路由配置
7.4.1默認路由概念及應用條件
7.4.2默認路由配置命令的格式
7.5動態(tài)路由配置
7.5.1自治系統(tǒng)
7.5.2管理距離
7.5.3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RIP的配置
7.5.4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OSPF的區(qū)域劃分
7.5.5單區(qū)域中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OSPF的配置
7.6路由器配置實驗
7.6.1路由器的背對背連接實驗
7.6.2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RIP的配置實驗
7.7常用命令行實用程序
7.7.1使用ping測試連接
7.7.2使用ipconfig/all查看配置
7.7.3使用arp對硬件地址進行故障排除
7.7.4使用tracert跟蹤網絡連接
思考練習題
第8章訪問控制列表
8.1訪問控制列表過濾數(shù)據(jù)包所依據(jù)的條件及分類
8.1.1訪問控制列表應用的接口位置及方向
8.1.2訪問控制列表的工作流程
8.1.3定義訪問控制列表時所應遵循的規(guī)范
8.1.4訪問控制列表語句的基本格式
8.2標準的訪問控制列表的配置
8.2.1在全局模式下建立標準的訪問控制列表的命令
8.2.2接口模式下應用IP協(xié)議的標準的訪問控制列表的命令格式
8.3擴展的訪問控制列表配置
8.4配置命名的訪問控制列表
8.5應用訪問控制列表控制telnet遠程登錄
8.6查看訪問控制列表
8.7配置訪問控制列表的實驗
思考練習題
第9章遠程接入技術
9.1遠程訪問鏈路類型
9.1.1專線連接
9.1.2電路交換連接
9.1.3包交換連接
9.2接入廣域網的物理連接及接口標準
9.2.1廣域網的物理連接方式
9.2.2廣域網接口標準
9.3點對點協(xié)議與封裝格式
9.3.1兩種點對點協(xié)議的幀格式
9.3.2高級數(shù)據(jù)鏈路控制協(xié)議
9.3.3PPP點對點協(xié)議
9.4點對點協(xié)議的配置
9.4.1HDLC的配置
9.4.2PPP協(xié)議的配置
9.4.3多鏈路PPP的配置
9.4.4查看PPP配置
9.5ISDN遠程訪問技術
9.5.1ISDN訪問接口與速率
9.5.2用戶設備與ISDN網絡的連接
9.5.3ISDN的基本配置
9.5.4按需撥號路由的配置
9.6其他遠程接人技術
9.6.1Modem(調制解調器)遠程接人技術
9.6.2xDSL
9.6.3DDN數(shù)據(jù)專線
9.6.4RameRelay(幀中繼)
思考練習題
第10章網絡解決方案
10.1網絡設計原則
10.2網絡設計流程
10.3基本的局域網(LAN)設計
10.3.1LAN的廣播域問題
10.3.2LAN的分層設計和分區(qū)設計
10.3.3網絡布線方案
10.4中小企業(yè)解決方案
10.5大型網絡(校園網)解決方案
10.6共享上網方案
10.6.1三種寬帶接入方式比較
10.6.2ADSL單機上網
10.6.3無服務器共享連接上網
10.6.4有服務器共享連接上網
思考練習題
第11章Windeos系統(tǒng)的基本網絡功能
11.1網絡操作系統(tǒng)簡介
11.1.1WindowsServer2003的版本介紹
11.1.2WindowsServer2003安裝過程中的要點
11.2ActiveDirectory(活動目錄)與域
11.2.1ActiveDirectory概述
11.2.2域.域樹與域林
11.2.3域的概念及規(guī)劃
11.2.4域的管理
11.3ActiveDirectory用戶和計算機
11.3.1組的概念及作用
11.3.2用戶賬戶和計算機賬戶
11.3.3創(chuàng)建活動目錄對象
11.3.4創(chuàng)建域用戶賬戶
11.3.5設置域用戶賬戶的屬性
11.3.6指派.更改或刪除ActiveDirectory對象或屬性的權限
11.3.7管理計算機
11.3.8組策略
11.4站點
11.4.1站點概述
11.4.2創(chuàng)建站點.子網和站點問鏈接
11.5文件資源共享
11.5.1本地訪問和網絡訪問
11.5.2權利與權限
11.5.3設置文件夾的共享與共享權限
11.5.4設置驅動器的共享
11.5.5保證共享資源的安全
11.5.6共享的查看與管理
11.5.7資源發(fā)布
11.6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
11.6.1創(chuàng)建基于域根目錄的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
11.6.2訪問DFS共享文件夾
11.6.3在ActiveDirectory中公布DFS根目錄
11.7活動目錄.用戶.賬戶.組.資源共享.權限實驗
思考練習題
第12章DNS服務的配置和管理
12.1DNS概述
12.1.1DNS的組成結構
12.1.2DNS的工作原理
12.2安裝與配置DNS服務器
12.3管理資源記錄
12.3.1在DNS區(qū)域中添加主機(A)資源記錄
12.3.2在區(qū)域中添加別名(CNAME)資源記錄
12.4管理區(qū)域
12.4.1添加區(qū)域
12.4.2為現(xiàn)有區(qū)域添加輔助服務器
12.4.3修改區(qū)域的起始授權機構(SOA)記錄
12.4.4委派區(qū)域
12.5設置DNS服務器屬性
12.5.1限制DNS服務器只偵聽選定的地址
12.5.2配置DNS服務器以使用轉發(fā)器
12.6DNS與ActiveDirectory集成
12.7動態(tài)更新
12.8配置客戶端
12.9監(jiān)視服務器
12.10DNS服務器的規(guī)劃
思考練習題
第13章DHCP
13.1安裝和管理DHCP服務器
13.1.1安裝DHCP協(xié)議組件
13.1.2配置DHCP服務器
13.1.3連接到DHCP服務器
13.1.4啟動或停止DHCP服務器
13.1.5在ActiveDirectory中授權DHCP服務器
13.2配置DHCP客戶端
13.3監(jiān)視DHCP服務器性能
13.4DHCP和DNS動態(tài)更新
13.4.1DHCP動態(tài)更新配置
13.4.2配置DNS動態(tài)更新憑據(jù)
13.5超級作用域
13.5.1超級作用域的配置方法
13.5.2多子網的超級作用域配置示例
13.6中繼代理
13.6.1DHCP/BOOTP路由器支持
13.6.2中繼代理的工作原理
13.6.3中繼代理設計問題
13.6.4中繼代理配置
13.7規(guī)劃DHCP網絡
13.7.1如何確定要使用的DHCP服務器的數(shù)目
13.7.2DHCP規(guī)劃的備用方案:配置待機服務器
13.7.3支持其他子網
13.7.4路由DHCP網絡的規(guī)劃
13.7.5企業(yè)規(guī)劃考慮
思考練習題
第14章網站的建設與管理
14.1Internet信息服務(IIS)6.0概述
14.2安裝Internet信息服務(IIS)6.0
14.3創(chuàng)建WWW網站(Web網站)
14.4設置站點屬性
14.4.1“網站標識”的設置
14.4.2“主目錄”屬性設置
14.4.3網站默認主頁設置(文檔設置)
14.4.4“目錄安全性”設置
14.5Web網站的測試
14.6在一臺服務器上宿主多個網站
14.7虛擬目錄
14.8證書
14.8.1證書頒發(fā)機構
14.8.2動性服務器證書
14.8.3客戶端證書
14.8.4證書信任列表
14.8.5獲取和安裝服務器證書
14.8.6在服務器上創(chuàng)建和修改證書信任列表
14.8.7獲取和啟用客戶端證書
14.8.8客戶端證書映射
14.9安全會接字層(SSL)
14.10創(chuàng)建FTP站點
14.11隔離FTP用戶
14.12創(chuàng)建多個FTP站點
14.13IIS配置數(shù)據(jù)庫的管理
14.14網絡應用綜合實驗
思考練習題
第15章電子郵件服務
15.1電子郵件概念
15.2電子郵件域的DNS解析
15.3安裝電子郵件服務及配置POP3
15.3.1安裝“電子郵件服務”組件
15.3.2設置POP3服務身份驗證方法
15.3.3創(chuàng)建電子郵件域
15.3.4創(chuàng)建郵箱
15.4郵箱地址和域名解析
15.5配置簡單郵件傳輸協(xié)議服務
15.6客戶端設置
15.7配置POP3服務的磁盤配額
15.7.1創(chuàng)建磁盤配額
15.7.2創(chuàng)建配額文件
思考練習題
第16章Windows路由和遠程訪問
16.1啟用“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
16.2路由配置
16.2.1路由接口.設備和端口的概念
16.2.2路由配置示例
16.3請求撥號路由配置
16.3.1請求撥號路由設計方面的考慮
16.3.2請求撥號路由的安全性
16.3.3部署請求撥號路由
16.3.4雙向請求撥號路由配置示例
16.3.5單向啟動請求撥號配置示例
16.4網絡地址轉換(NAT)
16.4.1Internet專用地址
16.4.2網絡地址轉換設計方面的考慮
16.4.3Internet連接共享和NAT的異同點
16.4.4部署網絡地址轉換
16.5遠程訪問
16.5.1遠程訪問概述
16.5.2遠程訪問服務器的常規(guī)配置
16.6虛擬專用網(VPN)
16.6.1VPN連接
16.6.2虛擬專用網的類型
16.6.3VPN隧道協(xié)議
16.6.4VPN的安全性
16.6.5基于PPTP或L2TP的遠程訪問VPN部署
16.6.6墓于PPTP或L2TP的路由器到路由器VPN部署
16.7遠程訪問策略
16.7.1添加遠程訪問策略
16.7.2遠程訪問策略簡介
16.8“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器的屬性設置
思考練習題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