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財政、金融金融/銀行/投資匯率穩(wěn)定機制:以釘住匯率制下的貨幣危機為視角

匯率穩(wěn)定機制:以釘住匯率制下的貨幣危機為視角

匯率穩(wěn)定機制:以釘住匯率制下的貨幣危機為視角

定 價:¥23.00

作 者: 黃瑞玲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術著作
標 簽: 貨幣政策

ISBN: 9787801904898 出版時間: 2005-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2cm 頁數: 289 字數:  

內容簡介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形勢動蕩不安,危機疊起。從歐洲貨幣危機到墨西哥貨幣危機,從亞洲貨幣危機到阿根廷貨幣危機,人們已經領略到了國際貨幣危機的寒風習習和慘烈危害。同時,隨著金融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演進,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金融危機甚至會很快地向周邊的國家和地區(qū)擴散和蔓延,這種金融領域的“非典”現象(亦或“多米諾骨牌效應”、“龍舌蘭效應”、“蝴蝶效應”、“探戈效應”),甚至可能引發(fā)全球金融動蕩。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四起較為嚴重的金融危機中,筆者驚奇地發(fā)現兩大共性:一是爆發(fā)危機的國家在危機前夕大多采用的是缺乏彈性的釘住匯率制度,而且資本項目高度開放;二是危機爆發(fā)前夕,這些國家的經常項目大多處于逆差狀態(tài)。這不得不引起了筆者對這一現象的思考和研究興趣:為什么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在牙買加體系后都采取缺乏彈性的釘住匯率制?釘住匯率制與經常項目的逆差有何內在聯系?為什么危機國家外匯儲備的干預均告無效?釘住匯率制下匯率穩(wěn)定機制存在哪些缺陷,應如何協(xié)調?等等。無數事實表明,釘住匯率制實施的初期有利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外資外貿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遏制通貨膨脹現象,并提升發(fā)展中國家的信譽,但隨著發(fā)展中國家宏觀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其釘住匯率制的內外穩(wěn)定機制都會發(fā)生偏離,若不及時加以調整則會帶來許多負面效應,甚至引發(fā)貨幣危機。從釘住匯率制的內穩(wěn)定機制來看,由于名義匯率長期脫離其均衡匯率,因此存在諸如匯率高估引起經常項目長期逆差、外債規(guī)模和結構的風險加大等問題;釘住匯率制的外穩(wěn)定機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從直接外穩(wěn)定機制來看,央行直接利用外匯儲備入市干預維持匯率穩(wěn)定的功能在金融全球化進程中逐漸弱化,而間接的外穩(wěn)定機制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有鑒于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貨幣危機前夕,危機國盡管運用直接和問接的外穩(wěn)定機制,但均告失敗。由于釘住匯率制內外穩(wěn)定機制的偏差,發(fā)展中國家在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應逐漸退出釘住匯率制或及時對其內外穩(wěn)定機制做出適當的調整,否則,將引發(fā)貨幣危機。聯系我國的實際,人民幣匯率經過長期的演進,目前仍處于事實上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階段,其匯率的穩(wěn)定機制存在著一定的隱患,因而,隨著加入wTO后我國融入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應對人民幣匯率做出適時地調整,以協(xié)調其內外穩(wěn)定機制,維持中國的金融安全。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研究是一個較新的、多層次、多視角的復雜課題,要對這一課題做出比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分析,必須找準切入點,從某一個層次或側面對匯率的穩(wěn)定機制進行研究,以期得出較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就以往的研究成果來看,對匯率制度和貨幣危機的研究較為集中和豐富,而對匯率制度和貨幣危機關系的研究則較為散亂,特別是基于釘住匯率制與貨幣危機的關系這一角度來研究匯率穩(wěn)定機制則更為罕見。本書的研究正是這方面的嘗試,其研究思路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以釘住匯率制下的貨幣危機為切入點,從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的角度,以匯率穩(wěn)定機制及其協(xié)調為邏輯主線,系統(tǒng)、深入地研究釘住匯率制下的匯率穩(wěn)定機制及其協(xié)調,并探尋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機制改革和協(xié)調的合理路徑。本書主要運用經濟學的理論對匯率穩(wěn)定機制進行分析。經濟學是從資源稀缺的角度研究有限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以增加社會的財富與福利。主要包括貨幣銀行學理論、國際金融學理論、國際經濟學理論等,特別是其中的匯率理論、金融危機理論、政策搭配理論等。除導論對研究的主題和范圍、主要概念辨析與說明、研究的思路及方法以及基本理論框架等內容進行闡述外,本書共分六章,其主要內容包括:匯率制度與貨幣危機的一般理論分析、釘住匯率制下匯率穩(wěn)定機制及其成本和收益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貨幣危機的實證分析、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調整措施以及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缺陷及其改革。其中第三章有關貨幣危機的分析中,建立了計量經濟模型,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四次貨幣危機的傳染進行回歸分析和實際驗證。筆者希望所做的研究能對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匯率制度改革及其金融安全的維持有所貢獻。本書前言序“巴西的一只蝴蝶只要輕輕扇動一下翅膀,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可能會刮起一陣巨大的龍卷風”,20世紀90年代以來爆發(fā)的貨幣危機似乎是這種蝴蝶效應的另類演繹,其殺傷力之大,傳染性之強,不亞于SARS,而且前者出現的時間和產生的影響卻更為久遠。匯率的急劇波動是各國貨幣危機爆發(fā)的共同特征,而匯率制度的安排則是匯率波動的內生因素。近年來,國際社會“匯率戰(zhàn)”異常激烈,并由此引發(fā)的貿易戰(zhàn)甚至政治戰(zhàn)此起彼伏,2003年西方七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人民幣升值論”險些成了1985年廣場協(xié)議的歷史重演,2004年七國首腦會議達成“匯率過度波動和無序變動不利于經濟增長”的共識,并再次強調匯率的靈活性。因此,匯率及匯率制度問題是國際金融理論界和實務部門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黃瑞玲博士的這本著作,以90年代貨幣危機爆發(fā)國家的匯率制度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并以匯率穩(wěn)定機制作為邏輯主線貫穿各章節(jié),全面分析了釘住匯率制內外穩(wěn)定機制的缺陷,并由此論及相關的調整和完善措施。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的作者獨具匠心,她所做的研究實現了貨幣危機與匯率制度研究的某種“嫁接”,其鮮明的特點是:概念獨到在本書的研究中,作者提出了匯率內穩(wěn)定機制和外穩(wěn)定機制的全新概念,對它們進行金融學意義上的詮釋和全方位的辯析,并且運用新的概念分析了釘住匯率制度的內外穩(wěn)定機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及其與貨幣危機的關系。因此,本書的研究無疑豐富和拓寬了國際金融學的研究視野和領域。角度新穎20世紀90年代的貨幣危機促進了貨幣危機理論的發(fā)展,中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貨幣危機爆發(fā)的原因,并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三代貨幣危機模型以及第四代貨幣危機模型的雛形。本書的研究借鑒并力求超越這些研究成果,以釘住匯率制下的貨幣危機為切入點,分析其匯率內外穩(wěn)定機制的缺陷及潛在風險隱患,認為釘住匯率制下內外穩(wěn)定機制的缺陷是貨幣危機爆發(fā)的重要原因,從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貨幣危機發(fā)生說。前沿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研究是個系統(tǒng)性的研究。本書的研究所涉及的貨幣危機理論、匯率制度理論及其新發(fā)展、開放經濟下的內外均衡理論、政策搭配理論以及區(qū)域貨幣合作理論等,都是當今國際金融學研究領域最為前沿的理論和實際問題。本書的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融入了這些理論與問題,并對它們進行了必要的梳理和分析,進而明顯地提升了本書研究的時代感并具有前瞻性。貼近國情鑒于目前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是實質上的釘住匯率制,所以本書也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書透過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歷史嬗變找尋目前人民幣匯率內外穩(wěn)定機制中的缺陷及隱患;并針對當前人民幣同時面臨對外升值壓力和對內貶值壓力——“一張貨幣兩張皮”的困境,提出了相關的應對和改革的措施。其中,有關人民幣匯率內穩(wěn)定機制改革中由中間匯率制度向浮動匯率制演變,并采取爬行區(qū)間釘住的過渡形式的思路也較為客觀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傊?,本書所做的研究融理論性、針對性、實用性和前瞻性于一體,是一本具有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的好書。這不僅反映出作者良好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理論功底、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求實的精神,而且也為我國的國際金融領域獻上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值此出版之際,我作為該書的第一讀者,借題發(fā)揮,是為序!同時,我也為我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的力作能夠得到江蘇省2004年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術著作出版資助表示祝賀!愿她青春長駐,事業(yè)精進!

作者簡介

  黃瑞玲,女,1965年生,江西會昌人?,F任江蘇省委黨校世界經濟與政治部副主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5年畢業(yè)于復坦大學經濟系、兒經濟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國際金融倫理與政策。1996年以來先后在《歐洲》、《當代亞洲》等核心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多篇,出版專著3部,獲省部級獎3項,參加并主持國家和省級課題5項。2003年入選江蘇省“333”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研究的主題和范圍 
  二 主要概念的辨析與說明 
  三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四 本書的結構與主要內容 
第一章 匯率制度與貨幣危機的一般理論 
  第一節(jié) 匯率制度理論 
    一 馬克思關于匯率制度的有關論述 
    二 西方匯率制度理論 
    三 匯率制度理論的新發(fā)展 
  第二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及其傳染 
    一 馬克思的貨幣危機理論 
    二 三代貨幣危機理論及其發(fā)展 
    三 貨幣危機的傳染效應 
    四 貨幣危機與銀行危機的共生性 
  第三節(jié) 匯率制度與貨幣危機 
    一 匯率制度選擇與貨幣危機的關系:理論評述 
    二 釘住匯率制的內在矛盾與貨幣危機 
第二章 釘住匯率制下匯率穩(wěn)定機制分析 
  第一節(jié) 釘住匯率制的演進過程 
    一 匯率制度的分類及其演進 
    二 發(fā)展中國家匯率制度的變遷 
  第二節(jié) 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機理 
    一 匯率的內穩(wěn)定機制 
    二 匯率的外穩(wěn)定機制 
    三 釘住匯率制下穩(wěn)定機制的特點 
  第三節(jié) 釘住匯率制下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收益與成本 
    一 收益分析 
    二 成本分析 
第三章 釘住匯率制下的貨幣危機及其傳染 
  第一節(jié) 四次貨幣危機中主要國家的匯率制度安排 
    一 歐洲貨幣體系“蛇形聯合浮動”下的釘住匯率 
    二 墨西哥的爬行釘住匯率制 
    三 亞洲危機前各國形式各異的釘住匯率制度 
    四 阿根廷的貨幣局制度 
  第二節(jié) 四次貨幣危機的爆發(fā)與傳染 
    一 歐洲貨幣危機 
    二 墨西哥貨幣危機 
    三 亞洲貨幣危機 
    四 阿根廷貨幣危機 
  第三節(jié) 四次貨幣危機傳染的實證檢驗 
    一 貨幣危機傳染范圍和程度的國際比較 
    二 傳染原因比較:理論分析和模型檢驗 
第四章 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調整與完善 
  第一節(jié) 匯率內穩(wěn)定機制的調整 
    一 實行更為靈活的匯率制度 
    二 歐洲區(qū)域性貨幣聯盟的實施 
  第二節(jié) 匯率外穩(wěn)定機制完善的國內措施 
    一 協(xié)調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二 謹慎地開放資本項目 
    三 對國際短期資本實行必要管制 
  第三節(jié) 匯率外穩(wěn)定機制完善的國際性措施
    一 改革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 
    二 加強區(qū)域金融合作 
第五章 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隱患
  第一節(jié) 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缺陷 
    一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設計與嬗變
    二 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缺陷 
  第二節(jié) 人民幣匯率目前的困境及制度扭曲 
    一 人民幣匯率對外升值壓力及其制度扭曲 
    二 人民幣匯率對內貶值壓力的隱憂 
    三 人民幣匯率的困境:升值或貶值? 
第六章 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改革 
  第一節(jié) 人民幣匯率的緩沖措施 
    一 加強外匯儲備的規(guī)模管理 
    二 貿易收支順差的緩沖措施 
    三 積極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 
    四 采取措施防止通貨膨脹 
  第二節(jié) 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機制的調整與改革 
    一 人民幣匯率內穩(wěn)定機制的改革 
    二 人民幣匯率外穩(wěn)定機制的改革與完善 
  第三節(jié) 人民幣匯率制度穩(wěn)定機制的配套改革 
    一 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 
    二 深化銀行體系改革 
    三 加強宏觀政策的搭配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