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于半個多世紀以前的抗日戰(zhàn)爭,是每一個中國人民永遠不能、也不會忘記的歷史。為此,我們甘愿耗費自己有限的時日,從汗牛充棟的史料堆中搜尋出大量當年留下的有關文字,并經過反復斟選,匯編成這本以紀實為主要特點的《不能忘卻的歷史———抗戰(zhàn)親歷實錄》。選定這樣的角度,不僅是因為那些見諸當年出版發(fā)行的圖書資料、報紙雜志上的紀實報道、新聞通訊和日記書信等,仍然能對近年陸續(xù)問世的有關抗日戰(zhàn)爭歷史的研究論著、資料匯編等起到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這些出自于當時文人作家、戰(zhàn)地記者甚至軍人百姓之手的文字,無論是身臨其境的描述,還是目擊其事的記錄,雖然不是面面俱到,但都如實地反映出抗戰(zhàn)時期中國社會各階層的面貌和普通民眾的心態(tài),從而使人十分生動真切地領略到那個特定時代的環(huán)境氛圍、氣息脈搏及其他有關的詳情細節(jié)。這些幾乎飽蘸著生命之血寫就的一章章、一篇篇,就是當年那慷慨激烈、悲壯慘痛的一場場、一幕幕。所有這些,不管是對親身經歷的過來之人,還是代代相傳的后來之人,都會產生一種刻骨銘心的深深印象和震撼靈魂的感染力量,因而具有其他一般研究文字或資料記載所無法替代的非凡價值和獨特效果。我們堅信,這些活生生的歷史紀錄,“對于我們總結歷史經驗,發(fā)揚愛國主義傳統(tǒng),對于推進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統(tǒng)一祖國的事業(yè),對于我們放眼世界,正確認識國際形勢,都是有益的”(胡喬木《致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學會成立大會的信》)。我們更希望此書的出版,能為我們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起到一個添磚加瓦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們今天在新的形勢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一個視角獨特的生動文本。在編排上,我們根據所選材料的內容主題,略加區(qū)分。首先集中反映當年中國人民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為保衛(wèi)中華民族的大好河山,不怕犧牲、浴血奮戰(zhàn)的英勇事跡;在此基礎上,再全面揭示日本侵略者當年在中國的土地上屠城殺人、無惡不作的歷史真相。而所有的文字,均以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先后為大致順序。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盡管我們所選文字中帶有不少當年歷史背景之下的種種痕跡,但為了保持這些文獻的原始面貌和真實程度,一般不作任何改動;同樣,對于所選文字中涉及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價,我們也不妄加論斷,相信史實永存,舉世昭然。但是,由于資料搜集艱難不易的現(xiàn)實條件和囿于我們所見所聞有限的實際范圍,缺漏之處,肯定不少,這些,都敬請有關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理解見諒??箲?zhàn)勝利,已經周甲,緬懷歷史,世人皆當奉“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古訓,痛定思痛;滄海煙云,巨變百年,放眼未來,我們應永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真理,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