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絕對是一個吸引世界眼球的國度。一個國土狹小、人口不多的中東國家,牽動了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的神經,牽動了包括周邊22個阿拉伯國家甚至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神經。為了這個彈丸之國,半個世紀以來,整個世界上演了形形色色的悲喜劇。她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猶太教的發(fā)源地,猶太人在這塊“上帝的應許之地”為世界留下了《圣經》的《舊約》;基督教創(chuàng)始人耶穌出生于此并在這里創(chuàng)教、傳教、蒙難復活,也給世界留下了《圣經》的《新約》;因為穆罕默德在這里離開塵世,伊斯蘭教把她視為除麥加、麥地那以外的第三大圣地。這個人口只有1300萬的民族,用一個宗教和一本《圣經》,將幾千年流離失所的苦難民族聯結在一起,使民族精神世代傳承。這個占世界人口不到 0.2%的民族包攬了15%的諾貝爾獎,且不說影響世界歷史的四大奇人耶穌、馬克思、愛因斯坦以及弗洛伊德均出自猶太人家。這個人口只有680萬的國家,在許多方面比之最發(fā)達的國家也不遑多讓,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入均生活指數乃至人均科技人才指數,都躋身世界前列。以色列和猶太民族創(chuàng)造了世界的奇跡,而支撐這個奇跡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以色列有一個完善的教育科研機制——她的人均教育資源和人均教育支出以及科學研究和科學貢獻,令全世界矚目。本書通過對以色列教育的全方位評價,向讀者介紹了一個真實的以教育立國、以科技興國的國度。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奮進。本書對于關注中國教育改革的讀者,對于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廣大教師,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