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眼中,明朝是一個沉悶而平庸的朝代。它既沒有唐朝的云蒸霞蔚,也沒有宋朝的風情萬種,更沒有元朝的赫赫武功。明朝不像離我們最近的清朝,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又不像遙遠的漢朝,會引起思古之幽情。在這樣的誤解中,明朝沉睡了三百年。然而,明朝絕不是一個平庸而暗淡的王朝,它有著自己的特色與輝煌。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從南方打到北方建立王朝的皇帝。在他的指揮下,徐達、常遇春、馮國勝、李文忠等一代名將用熱血和才智在中國大地上寫下了永不褪色的傳奇篇章。燕王朱棣不滿削藩,起兵靖難,屢敗屢戰(zhàn),終于偷襲南京得手,在血與火中搶到了侄子的皇位。熹宗朝時,面對魏忠賢閹黨的囂張氣焰和昏庸的朝政,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六君子挺身而出,抗疏上章,聯名參奏,雖然被投人大獄,依然堅貞不屈,譜寫了一曲正氣之歌。隨著建州的興起,獨守孤城的袁崇煥誓不退兵’,以一己之力堅守寧遠,不僅使努爾哈赤斃命,還讓不可一世的大清鐵騎無功而返,“氣可吞明”的他在戰(zhàn)爭史上留下了奇跡。明朝也是一個燦爛的王朝。早在永樂年間,鄭和的云帆就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尋找自己的“絲綢之路”,六下西洋的壯舉加強了明朝與外國的聯系,宣揚了明朝的國威,讓哥倫布、麥哲倫只能望洋興嘆。比西方的大百科全書還早三百多年纂成的《永樂大典》足以讓狄德羅們驚嘆不已。有明一代,我國的版圖雖然比元朝小,但卻鞏固了很多,奴兒干都司的設立和云南省的并人;基本上奠定了今天的國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李時珍寫出了《本草綱目》這本中醫(yī)學上劃時代的著作,宋代盛極一時的瓷器在明朝延續(xù)著生命力,成化豐彩、宣德青花、東方瓷都景德鎮(zhèn)更是名揚天下,流光溢彩的景泰藍是琺瑯工藝的極品,宣德爐中的裊裊青煙為燦若云錦的明朝增添了幾許華貴。明朝是一個多情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一生鐘情于患難與共的馬皇后,對她極為尊重,凡軍國大事都會聽她的意見,有不少文臣武將全靠馬皇后才在朱元璋的高壓下得以保全。明英宗朱祁鎮(zhèn)聽信讒言,身陷敵國,他的正宮錢皇后竟然哭瞎了眼睛,英宗復辟后感念這份情誼,與錢皇后終身相伴。明憲宗朱見深雖然后宮佳麗三千,卻只鐘情于萬貴妃一人,這段奇異的老少戀貫穿了憲宗的一生,雖然看上去比較怪異,可是能與一個女人生死與共,憲宗也算是一個鐘情的皇帝了。孝宗朱祜樘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實擁護者,在他十八年的帝王生涯中,只與張皇后一個相伴,從未有過其它嬪妃。明朝又是一個有趣的朝代。明武宗朱厚照是荒唐的典型,放著皇帝寶座不坐,只想做將軍,他帶兵私自出關,跑到北方尋歡作樂,差點被瓦刺俘虜。他又在寧王反叛被捉后,別出心裁地要放人重捉,體驗一下戰(zhàn)爭的感覺。明英宗朱祁鎮(zhèn)是糊涂的代表,他聽信王振之言,五十萬大軍敗于三萬瓦刺騎兵之手,自己也做了階下囚。然而他不思悔改,居然為王振建祠立廟,認為他才是忠臣。明世宗朱厚熄是迷信的榜樣,他封道士,信和尚,大吃補藥仙丹,終于把自己吃進了墳墓。明神宗朱翊鈞是貪財的好手,為了填滿自己的腰包,賣官鬻爵,派出各種專使收苛捐雜稅,引起了全國各地的抗爭。他藏在窖中的銀子已經發(fā)霉了也不肯拿出來用。明熹宗是木器制造的專家。他在宮中所做的屏風在市場上賣到十萬兩銀子。他還做了噴水池,小木人等,個個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就算魯班復生也難以和他一爭高下??上頌榈弁?,卻如此不理朝政,明朝到這時已是積重難返了。不過,明朝這么多的有趣皇帝居然沒有讓大權旁落,宦官再猖狂一旦失勢就會立刻土崩瓦解,也算得上是明朝的一個怪現象。本書以歷史事實為基礎,深入淺出,力求用明白曉暢的話語細說明朝的來龍去脈,讓明朝中的人物變得豐滿生動,讓歷史事件變得形象鮮活,變閱讀為愉快的享受。本書文筆優(yōu)美,娓娓道來,書中故事種類多樣,描寫細致人微,筆端變幻,情節(jié)跌宕。讓您時而忍俊不已,時而掩卷沉思,在打開明朝塵封歲月的同時,獲悉明朝的風云變幻和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