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語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法制建設的產物。它同其他分類英語如科技英語、外貿英語、醫(yī)學英語、農業(yè)英語一樣,都是以英語民族的共同語為基礎的。法律英語詞匯、專業(yè)術語的形成離不開基礎英語。我國的法律工作者一方面借鑒西方國家的法律專業(yè)術語,另一方面在工作實踐中積累并創(chuàng)造了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專業(yè)術語,如“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tobaseon factandtakelawascriterion),“掃黃”(pornographycampaign)等。法律英語的表達方式與其他分類英語不同,有其獨自的特點。筆者正是從這些不同點出發(fā),結合翻譯教學實踐,筆耕數(shù)載,撰寫了這本《實用法律英漢翻譯》(以下簡稱《實用》)。《實用法律英漢翻譯》共分九章,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從英漢詞句對比入手,用較大篇幅介紹翻譯理論和基本技巧,并輔以大量的法律例句,使之盡可能適合懂法律且具初級和中級英語水平的讀者。本書所選例句有兩大特點:一是國內普遍適用的法律語言,主要是立法語言,各種法律、法規(guī)、條例等;二是突出法律語言的“個性”。例如,DefamationAct就不可直譯為“誹謗法”,而要從反面理解,冠以“反”字,譯為“反誹謗法”。這一“反向思維”的翻譯方式在其他分類英語里實屬罕見?!秾嵱梅捎h翻譯》高度重視合同的翻譯。在第六章第一部分中,四十多句英漢互譯實例突出了合同語言的八大特點,例如,shall(not)在合同中使用頻繁,要了解其確切意義,譯出其實質內涵,并非易事。英譯漢時,決不可草率地譯成“應當”或“不應當”了事,否則會引起新的合同糾紛。司法文書是法律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用法律英漢翻譯》對公證書、證明書、判決書等均有涉及,由此讀者可以看出應用文“文隨其體”的翻譯方法。本書所收例句英譯漢占2/3,漢譯英占1/3,為讀者參照雙語互譯提供了方便。鑒于拉丁語在法律文件中經常出現(xiàn),附錄中列出460余條拉丁語法律詞匯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