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旅游華夏覽勝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

定 價:¥35.00

作 者: 孫志江[等]攝影
出版社: 中國旅游出版社
叢編項: 中華石窟藝術系列畫冊
標 簽: 藝術畫冊

ISBN: 9787503215131 出版時間: 1998-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5cm 頁數: 96 字數:  

內容簡介

  敦煌,位于中國西北部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緣的戈壁荒漠之中,是一片靠祁連山融化的雪水澆灌出的綠洲。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一條孔道,而敦煌則是這一孔道西瑞的門戶。敦煌命名始于漢代,其意為:“敦,大也,煌,盛也”。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最早開辟了通往西方的著名商路——絲綢之路,接著于公元111年,設置敦煌郡。自此,敦煌逐漸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重鎮(zhèn)。史學家稱其為絲綢之路總樞紐。中國的文化和特產,特別是絲綢從這里傳向中亞和歐洲,同時外國的文化、物產,特別是印度的佛教,從這里傳入中原。佛教擅長以藝術形象來宣揚、闡述佛陀思想,它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融合后,在絲綢之路的沿途留下了眾多的石窟文化,其中歷史悠久,內容豐富,規(guī)模巨大而且保存完好的,就是以晨高窟為代表的敦煌石窟。莫高窟、西干佛沿和安西榆林窟,組成了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創(chuàng)建于公元366年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等十余個王朝和民族地方政權歷史時期,得到不同程度的擴建,形成了一座內容豐富、規(guī)模宏偉的石窟群?,F存洞窟492個,保存彩塑兩千多身,壁畫4萬5千多平方米。其中以壁畫的內容最為豐富。尊像畫、佛經故事畫、經變畫、佛教史跡畫、傳統(tǒng)神話題材畫、供養(yǎng)人畫和各種裝飾圖案等,都是出現最多的壁畫題材。不同時期的壁畫反映出了不同時期的各民族、各階層的社會生活,如王公出行、歌舞音樂、農耕漁獵、競技習武、赴會的外國使節(jié)、絲路上各國商旅生活等。國外的學者曾比喻它們是“墻壁上的圖書館”。20世紀初被發(fā)現的藏經洞中,就存有近五萬件手寫的文獻及其它文物,僅絹畫、版畫、刺繡及書法藝術品就達上干件之多。如果將這些藝術品一件件陳列起來,將組成一條長達25公里的大畫廊。莫高窟,開鑿在第四紀海湖沉積的礫巖上,巖質并不很堅固,雖然經歷了千百年的地震坍塌,但由于當地降雨量少,氣候干燥,所以唐代的崖面基本得到保存。本世紀四十年代,中國在莫高窟籌建了首間敦煌藝術研究所,新中國成立后,對莫高窟進行全面修復和加固,搶救了39個洞窟,1千8百多平方米的壁畫和2百多身彩塑。作為敦煌藝術組成部分的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經過修整,現已對觀眾開放。敦煌石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7目,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面對燦若繁星的敦煌藝術,這不小畫冊只能擷取不同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加以簡單介紹,以使讀者對敦煌石窟藝術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和了解。

作者簡介

暫缺《敦煌石窟》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一、敦煌——絲路明珠
   二、歷史文化藝術寶庫
   三、壁畫與雕塑(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