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獲得者費曼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發(fā)明了差不多整套物理學費曼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稱得上20世紀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并且當仁不讓是科學家中的大玩家。他不僅玩物理學,還玩舞蹈、玩裸體畫、玩瑪雅人的天文學、玩鎖、玩收音機、玩化學配方,讀中學時就用整套自己發(fā)明的符號玩三角學。他是將玩與創(chuàng)造高度統(tǒng)一起來的人;他給大學低年級生講課,就把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玩法搬上了黑板,紀錄下來,就成了一套獨一無二的《物理學講義》。這套三卷本的講義,已經有了10種語言的譯本;我們手中的這一本,是從其中選擇最容易讀的六章印出的。書里幾乎沒用什么數(shù)學,這不僅是為了通俗,更反映了費曼對物理學本質的認識:物理基本概念理解上的困難并不是數(shù)學性質的。費曼喜歡講“常識”,他所謂的“常識”,其實是指一下子抓住要害的能力;“挑戰(zhàn)者號”航天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費曼根據(jù)“常識”找出來的。費曼說:一個問題,如果沒法“把它簡化到大學一年級的水平,那就意味著我們并不理解它”。借費曼的朋友、也是大物理學家的戴森的話來說:費曼不用系統(tǒng)的數(shù)學,而以他自己的方式實際上“重新發(fā)明了差不多整套的物理學”。認真肯用心的讀者,通過這本“入門”書,可以從頭從新進入多彩多姿的物理學世界。本書節(jié)選自費曼里程碑式作品《物理學講義》中6篇最容易讀的章節(jié)。費曼用新的見解闡發(fā)那些哪怕是老生常談的題目。本書既可以作為非理工讀者學習物理的入門書,也可以作為了解費曼的入門書。作者簡介:理查德·費曼RichardFeynman,1918年出生于紐約市皇后區(qū)小鎮(zhèn)法洛克衛(wèi)FarRockaway。1939年畢業(yè)于麻省理工學院。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念研究生。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guī)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是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不可缺少的工具。1942年6月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與阿琳·格林鮑姆結婚。1943年進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參與曼哈頓計劃,對原子彈發(fā)展貢獻卓絕。1945年6月16日,第一個妻子阿琳去世。同年開始任教于康奈爾大學。1951年開始任教于加州理工學院。因其幽默生動,不拘一格的風格深受學生歡迎。1965年因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86年調查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一事,用一杯冰水及一只橡皮環(huán)證明出事原因。1988年2月15日不幸因癌癥逝世。編輯著作:費曼物理學講義(TheFeynman'sLecturesonPhysics)物理之美(TheCharacterofPhysicalLaw)量子電動力學(Q.E.D.:TheStrangeTheoryofLightandMatter)你管別人怎么想(WhatDoYouCareWhatOtherPeopleThink?)別鬧了費曼先生(SurelyYou'reJoking,MR.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