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林,上海人,祖籍廣東省江門市白沙鄉(xiāng)長安里,個人愛好,讀書、旅行、寫作。我們的存在、思想乃至生命是大自然和祖先的贈與。因此,我們生夏天的終極命命不僅僅是個體生命的投入和產出、消費和繁衍,而是有著超出自我認識局限的,更為重大或崇高的使命。帶著簡單的行裝,走出身邊的狹隘的生活,旅途中變化帶著人物、地點、時間,發(fā)生的事件、沖突和命運,會成為最好的參照系,使我們思索、頓悟,愴然而淚下。旅途邁出每一步都是丈量逐漸開始精彩人生的尺度。曹操好借杜康酒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學無涯,知無涯,行也無涯,但生有涯。現代人已經沒有了古人的瀟灑,讀千卷書,行萬里路似乎是從前的事。君不見,現代教育制度之規(guī)定?讀學士需十六年,讀完整(碩士、博士)須再加七年。從兒童八歲失去了天真(魯迅語)之日起,至二十四歲大學畢業(yè)止,行基本上是假期偶爾出游。參加工作至結婚,為攢錢,為愛情,為業(yè)績,為事業(yè),除了一次蜜月旅行,行也無暇。成立家庭,有了孩子,時間全歸家庭。當孩子長大,又將重蹈自己的覆轍,卻承擔了當年父母責任,遠行的夢想仿佛在面對夕陽紅時。除了時間,還有錢。尋常百姓舉家黃金周出游,至少花費一年儲蓄。對收入頗豐的白領人士而言,也有量入為出的問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因此,制定一生旅游計劃是越早越能得到實現的愿望。中國的世界遺產是祖國壯麗河山的縮影,是我們出行首選的旅游地,是值得收藏在一生旅游計劃中的珍品。中國的世界遺產是創(chuàng)造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的祖先贈與我們后人的遺產,是我們要倍加珍惜,并使之流傳的國寶,是中國人一生必游的魂牽夢縈的目的地。制定一生旅游計劃從選購本叢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