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Verilog語言設計實踐
1·1小型過熱探測器
1·2可綜合的Verilog要素
1·3Verilog的層次
1·4內建邏輯原語
1·5鎖存器和觸發(fā)器
1·6阻塞性賦值與非阻塞性賦值
1·7Verilog語法
第二章 數(shù)字設計的策略與技巧
2·1設計步驟
2·2數(shù)字原語模擬模塊的建立
2·3使用LUT來實現(xiàn)邏輯功能
2·4關于設計步驟
2·5同步邏輯規(guī)則
2·6時鐘策略
2·7邏輯化簡
2·8綜合器做些什么
2·9面積/延時優(yōu)化
第三章 數(shù)字電路工具箱
3·1Verilog層次回顧
3·2三態(tài)信號和總線
3·3雙向總線
3·4優(yōu)先編碼器
3·5綜合中面積/速度的優(yōu)化
3·6在運行速度和級聯(lián)時間之間折中
3·7FPGA邏輯單元的延時
3·8狀態(tài)機
3·9加法器
3·10減法器
3·11乘法器
第四章 更多的數(shù)字電路:計數(shù)器、只讀存儲器及隨機存儲器
4·1行波計數(shù)器
4·2約翰遜計數(shù)器
4·3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
4·4循環(huán)冗余校驗
4·5只讀存儲器(ROM)
4·6隨機存儲器(ROM)
4·7先入先出存儲器(FIFO)介紹
第五章 Verilog測試
5·1編譯指令
5·2自動測試
第六章 實用設計:工具、技術及權衡策略
6·1使用LeonardoSpectrum進行編譯
6,2完整的設計流程,8位相等比較器
6·3使用層次設計法設計8位相等比較器
6·4Xilinx環(huán)境下的優(yōu)化選項
6·5映射選項
6·6布局/布線選項
6·7邏輯級時序分析報表/版圖設計后的時序分析報告
6·8接口選項
6·9VHDL/VERILOG仿真選項
6·10其他的設計管理器工具
第七章 幾種架構的比較
7·1決定集成電路價格的因素
7·2FPGA器件設計
7·3在選擇FPGA器件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7·4Xilinx公司FPGA器件的架構
7·5Altera公司CPLD器件架構
第八章 元件庫、可再用模塊及IP
8·1生產率提高的關鍵
8·2庫單元
8·3結構化編程模式
8·4原理圖設計和Verilog語言設計的比較
8·5使用LogiBLOX模塊生成器
8·6另一種模塊生成器:CORE Generator工具
8·7設計的再用,重新使用你自己的代碼
8·8購買旺設計
8·9總結
第九章 面向ASIC轉化的設計
9·1半定制器件
9·2ASIC轉換的設計準則
9·3同步設計規(guī)則
9·4延遲線
9·5測試用語
9·6POC測試向量
參考文獻
光盤使用說明
術語表
資料索引
后記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