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健康心理健康重新認識你自己

重新認識你自己

重新認識你自己

定 價:¥22.00

作 者: [印]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著;若水譯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知識讀物

ISBN: 9787800804441 出版時間: 2004-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19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0世紀最純凈的心靈,讓整個世界駐足聆聽的聲音。☉時間:我們總認為自己將來會有所改變,事實上,時間本身并不會帶來任何安樂和富足,我們必須在當下這一刻找到和諧。☉自在:你必須每天都能死于一切已知的創(chuàng)傷、榮辱和經驗的一切,你才能從已知中解脫,才會變得清新、純粹而有力。☉快感:所謂“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生活中的美和喜悅,而不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真正的喜悅取締快感。☉喬治·蕭伯納:他是我所見過的人類中最美的一位。亨利·米勒:和他相識是人生最光榮的事!紀伯倫:他進入我屋內時,我禁不住對自己說“這想必就是基督的化身了”。他對抗所有的憤怒、恐懼、困惑、平庸、無力,他就是克里希那穆提。☉和他相遇是一次改變人生的相逢……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克里希那穆提:你認識你的臉孔,因為你經常從鏡子里看到它?,F(xiàn)在有一面鏡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心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感覺、動機、嗜好、沖動及恐懼。這面鏡子就是關系的鏡子:你與父母之間的鏡子,你與老師之間的鏡子,你與河流、樹木、地球之間的鏡子,你與自己思想之間的鏡子。在其中,不是看到你希望的形象,而是看到你真實的情況。我可以觀察自己如何和別人說話,我對能夠給我東西的人特別禮貌,而對那些不能給我東西的人卻粗魯又輕蔑。我對那些令我畏懼的人特別用心。重要人物進來時,我趕忙站起來,但是傭人進來時,我卻毫不在意。所以觀察我自己在關系中的表現(xiàn),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如何錯誤地表達對別人的尊敬。同時我也能從我與樹木、鳥兒、觀念及書本等的關系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真相。你也許擁有世界上所有的學位,但是如果你不認識自己,你就是最愚笨的人。認識自己是所有教育的真正目的。缺少了自知之明,只是收集資料或記筆記,然后通過考試。那只是愚笨的生存方式。你也許可以從任何自認為無比重要的書中引經據(jù)典,但是除非你認識自己,否則你只是一只重復別人話語的鸚鵡。然而你一旦開始了解自己,不論自己多么渺小,富創(chuàng)造力的非凡行動已經開始進行了。突然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一種新發(fā)現(xiàn),包括看到自己的貪婪、好辯、忿怒、羨妒、愚笨。從這一步開始,你就能愈來愈深入,無窮無盡,因為自我認知是沒有終點的。自知之明是智慧的開端,在其中含藏著整個宇宙,也包含了人性所有的掙扎。

作者簡介

  克里希那穆提:著名精神導師,擁有神奇而又自認為平凡的人生經歷,在西方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死锵D悄绿嵋詾?,只有通過每個個體內心心靈的變化,社會才會有一個根本的變革,世界才會走向真正的和平;這種心靈的變化并不是一個逐漸的過程,而是在于片刻間所發(fā)生的覺悟;它的前提乃是智慧的獲得;而這種智慧的獲得則根本依賴于對自我的懷疑、批判與認識,因為在他看來,“你也許能漫步于整個世界,但最終必須回到你自身?!?/div>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沒有任何向導 
    你不能依賴任何人,事實上并沒有向導,沒有老師,也沒有權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關系---除此以外,一無所恃。
第二章 認識自我
    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從觀察,聆聽,注視和行動中學習,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學習是不斷進展,永無過去。 
第三章 覺察力 
    只有先具備了關懷之心才能全神貫注。換句話說,你必須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會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覺察它。
第四章 什么是快感
    喜悅不是想出來的,而是當下直接的感受,你不去想它,它立刻轉為快感。所謂“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其中的美及喜悅,而不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
第五章 告別恐懼
    我們現(xiàn)在必須要問自己,人心可不可能完全地,徹底地存活于當下?只有在這種心智狀態(tài)下,恐懼才無從生起。若想深入了解這種狀態(tài),就必須先了解念頭,記憶及時間的結構才行。
第六章 暴力與憤怒 
    我們要了解的是暴力這個實際的東西,而不僅僅是一種概念罷了,因為它確實存在于人性中,我既然身為人類,就必須徹底坦誠,不怕面對自己的弱點,必須對自己開誠布公,準備追究到底,絕不中途停止。
第七章 人際沖突的真相
    總想和某人或與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是形成矛盾,困惑與沖突的主因之一,一個困惑的心,不論做什么事,在什么一種層次上,都是一團混亂的。 
第八章 與真實的自我相處
     如果你不再隸屬于任何家族,國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會有一種局外人的超脫感。如果一個人能如此徹底獨處,就能產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從悲傷中解脫。
第九章 時間與煩惱
    我們總認為自己將來會有所改變,我們內心所向往的和諧境界也會一點一點,一天一天地實現(xiàn)。事實上,時間并不會帶來任何的和諧或平安,我們必須停止這種漸進的想法。這意味著使我們平安的明天是根本不存的,我們必須在當下這一刻找到和諧。
第十章 懂得愛 
    如果有了愛與美,不論你做什么,都會帶來秩序與和諧。只要你知道如何去愛,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你就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第十一章 時空隔閡
    只有當你忘我時,偶爾會有短暫的體會。只要有個中心在周遭制造時空的間隙,愛與美就無法存在,如果中心點與外圍一并消失,愛就出現(xiàn)了。
第十二章 觀察者與觀察者
    觀察者突然了悟他所應付的這種被動反應所產生的問題原來就是他自己,那么他和那些想意象之間的沖突就消失了。
第十三章 思想的起源
    我們一向把觀念和行動分開,觀念永遠屬于過去,而行動卻屬于現(xiàn)在,生活也是屬于現(xiàn)在的。只因為我們害怕面對生活,因此,陳舊的觀念對我們變得如此重要。
第十四章 昨日的重擔
    你必須每天摒開一切已知的榮辱以及自制的意象和所有的經驗,你才能從已知中解脫。腦細胞才會變得清晰,年輕而單純。 
第十五章 冥想
     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體而非局部地覺察每一件事,沒有任何人能教人如何這般全神貫注。冥想也許可以算是生活中最偉大的藝術了,沒有人可以從別人那里學會它,它的美也就在于此。其中毫無技巧可言,因此也就產生不了權威。
第十六章 徹底革新
    任何有意義的運動或影響深遠的行動,都必須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 
原編者補遺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