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一至三章為總論,闡述漢語與漢文化、阿拉伯語與阿拉伯文化的關系;四至十四章為本書的主體,分專題對比漢阿語言文化各項;第十五章就漢阿語句法結構與兩民族思維方式的關系作了分析。各章既有縱向聯(lián)系,又可獨立成篇。本書在編寫風格上力求通俗易懂,簡明實用,具有可讀性。這是由作者的寫作目的決定的,即直接服務于對阿拉伯人的漢語教學及對中國人的阿拉伯語教學。本書可作為阿拉伯學生和中國學生的語言輔助教材使用,對于提高他們的語言文化素養(yǎng),或許有所裨益。同時,它有助于拓寬漢、阿語言教學的視野,豐富語言文化教學的內容,對于對外漢語教學、中國學生的阿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尤其是翻譯課教材)的編寫、測試題目的擬定和各類工具書的編纂,可能會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我還希望,本書對阿漢翻譯工作者、從事阿漢文化交流諸領域(如歷史、社會、宗教、政治、語言、文學等)的研究者乃至其他語種的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跨文化交際研究,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自學阿語的數(shù)量眾多的中國穆斯林的學習,能有某些幫助作用。本書部分章節(jié)的內容曾以漢阿兩種文字在國內一些刊物如《中國翻譯》、《世界漢語教學》、《語言與翻譯》、《阿拉伯世界》以及埃及、沙特阿拉伯的刊物上發(fā)表,有些被收入專門的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