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網(wǎng)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網(wǎng)絡組建與管理路由器及其應用技術

路由器及其應用技術

路由器及其應用技術

定 價:¥28.80

作 者: 黎連業(yè)等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網(wǎng)絡傳輸設備

ISBN: 9787302086079 出版時間: 2004-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7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路由器與路由器使用技術開始,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什么是路由器,路由器的核心技術,路由器技術所包含的內(nèi)容,路由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為什么要重視路由器技術,以引導網(wǎng)絡工程技術人員學習路由器技術,提高路由器應用水平。 本書由12章組成,分別為路由器的基本概念、路由技術和有關協(xié)議介紹、路由器ROS基礎、路由器系統(tǒng)配置命令的操作、靜態(tài)路由和動態(tài)路由、路由器1P配置、路由器IPX配置、路由器的廣域網(wǎng)與相關線路的配置、訪問控制表、NAT技術簡介、部分公司的路由器產(chǎn)品介紹及路由器應用的有關問題。 本書敘述清楚、通俗易懂,由淺入深地引導讀者了解路由器,掌握路由器技術和路由器設置,進而建立自己的路由器網(wǎng)絡系統(tǒng)。 本書可供網(wǎng)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網(wǎng)絡管理人員、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yè)的師生和計算機網(wǎng)絡用戶閱讀。

作者簡介

暫缺《路由器及其應用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
  1.1  路由器的原理
  1.1.1  路由器的組成原理
  1.1.2  路由器在OSI/RM中的位置
  1.1.3  路由器的作用
  1.2  路由器的一般結構
  1.3  路由器的體系結構
  1.4  路由器中的幾個重要術語
  1.5  路由器的類型
  1.6  路由器的功能與優(yōu)點
  1.7  路由器的發(fā)展
  1.8  路由器的有關叫法
  1.8.1  骨干路由器
  1.8.2  多功能路由器
  1.8.3  邊緣路由器
  1.8.4  應用服務路由器
第2章  路由技術和有關協(xié)議介紹
  2.1  路由技術介紹
  2.1.1  被路由的協(xié)議和路由選擇協(xié)議
  2.1.2  內(nèi)部網(wǎng)關路由選擇協(xié)議和外部網(wǎng)關路由選擇協(xié)議
  2.1.3  認識靜態(tài)路由和動態(tài)路由
  2.1.4  適用于動態(tài)路由算法的距離向量法
  2.1.5  鏈路狀態(tài)算法
  2.1.6  兩種算法的比較
  2.2  路由器的有關協(xié)議
第3章  路由器的ROS基礎
  3.1  網(wǎng)絡互連和路由器
  3.2  路由器的硬件構成
  3.3  路由器的功能——路徑選擇和包轉發(fā)
  3.4  實達ROS界面
  3.4.1  通過Telnet或Console登錄到路由器
  3.4.2  熟悉實達ROS命令行界面
  3.5  用setup來配置路由器
  3.6  LAN口、WAN口和基本路由配置
  3.7  口令設置與口令‘陜復
  3.7.1  設置口令
  3.7.2  用開機監(jiān)控模式恢復口令
  3.7.3  用ROM模式恢復口令
  3.8  ROS的啟動/.匝序
  3.9  show、ping、debug命令
  3.10  配置文件和ROS映像的操作
  3.10.1  開機監(jiān)控模式下的操作
  3.10.2  ROM模式下的操作
  3.10.3  正常工作模式下的操作
第4章  路由器系統(tǒng)配置命令的操作
  4.1  普通用戶層系統(tǒng)配置命令的操作
  4.1.1  enable
  4.1.2  exit
  4.1.3  help
  4.1.4  ping
  4.1.5  traceroute
  4:2  特權用戶層系統(tǒng)配置命令的操作
  4.2.1  clear
  4.2.2  config
  4.2.3  debug
  4.2.4  disable
  4.2.5  eraSe
  4.2.6  exit
  4.2.7  help
  4.2.8  mOnitor
  4.2.9  nO
  4.2.10  ping
  4.2.11  reboot
  4.2.12  recover
  4.2.13  setup
  4.2.14  shOw
  4.2.15  start~chat
  4.2.16  traceroute
  4.2.17  telnet
  4.2.18  copy
  4.2.19  factOrytesr
  4.2.20  write
  4.3  全局配置層命令的操作
  4.3.1  aCCeSS—hSt
  4.3.2  bridge
  4.3.3  chat-script
  4.3.4  Dialer-list
  4.3.5  dial·string·pOOl
  4.3.6  enable
  4.3.7  exit
  4.3.8  Firewali
  4.3.9  fmme·relay
  4.3.10  hostname
  4.3.11  interface
  4.3.12  ip
  4.3.13  ipx
  4.3.14  line
  4.3.15  priority-list
  4.3.16  rOute
  4.3.17  Snmp·SCrVCr
  4.3.18  timeout
  4.3.19  usemame
  4.4  其他配置層命令
  4.4.1  路由RIP協(xié)議配置層
  4.4.2  路由OSPF協(xié)議配置層
  4.4.3  以太網(wǎng)配置層
  4.4.4  異步口配置層
  4.4.5  同步口配置層
  4.4.6  BRI lEI配置層
  4.4.7 Dialer設備配置層
  4.4.8  Line配置層
第5章  靜態(tài)路由和動態(tài)路由
  5.1  路由器如何選擇路徑
  5.2  靜態(tài)路由和動態(tài)路由的比較
  5.3  靜態(tài)路由介紹
  5.4  動態(tài)路由介紹
  5.5  RIP路由協(xié)議
  5.6  1GRP路由協(xié)議
  5.7  OSPF路由協(xié)議
  5.7.1  Star-R系列路由器中的OSPF特色
  5.7.2 OSPF配置任務列表
  5.8  路由配置的核驗
第6章  路由器.P配置
  6.1  接口IP地址的配置
  6.2  輔助地址
  6.3  配置靜態(tài)路由
  6.4  啟用IP路由
  6.5  配置主機名
  6.6  1P主機表
  6.7  DNS配置
  6.8  DHCP配置
  6.9  MTU的設置
第7章  路由器.PX配置
  7.1  1PX協(xié)議棧
  7.2  1PX數(shù)據(jù)報
  7.2.1  1PX地址編碼
  7.2.2  1PX路由選擇
  7.2.3  內(nèi)部網(wǎng)絡
  7.3  1PX封裝類型
  7.3.1  E~emelⅡ
  7.3.2  Ethemel802.3
  7.3.3  Ethernel802.2
  7.3.4  EthernelSNAP
  7.3.5  多重幀類型的路由選擇
  7.4  SAP和RIP
  7.4.1  SAP
  7.4.2 SAP和RIP操作實例
  7.5  1PX配置
  7.5.1  準備
  7.5.2  啟用IPX和配置接口
  7.5.3  路由選擇協(xié)議
第8章  路由器的廣域網(wǎng)與相關線路的配置
  8.1  點到點專線
  8.1.1  HDLC和PPP配置
  8.1.2  廣域網(wǎng)布纜標準
  8.2  幀中繼協(xié)議
  8.2.1  幀中繼的特征和術語
  8.2.2 LMI和封裝類型
  8.2.3  DLCI地址分配和幀中繼交換
  8.2.4  使用幀中繼網(wǎng)絡層的注意事項
  8.3  幀中繼配置
  8.3.1  不使用子接口配置網(wǎng)絡
  8.3.2  使用點到點子接口配置網(wǎng)絡幀中繼協(xié)議
  8.3.3  同時使用點到點和多點子接口配置網(wǎng)絡
  8.4  1SDN協(xié)議和設計
  8.4.1  1SDN通道
  8.4.2  1SDN協(xié)議
  8.4.3  1SDN功能組和參考點
  8.4.4  1SDN的典型使用
  8.4.5  PAP和CHAP
  8.4.6  多鏈路PPP
  8.5  按需撥號路由和ISDN配置
  8.5.1  配置DDR
  8.5.2  Star-R系列路由器支持的兩種DDR
  8.5.3  典型DDR配置案例
  8.5.4  1SDN配置
  8.6  廣域網(wǎng)選項的比較
  第9章  訪問控制列表
  9.1  訪問列表概述
  9.2  標準IP訪問列表
  9.2.1  標準IP訪問列表的命令語句
  9.2.2  標準1P訪問列表的例子
  9.2.3  配置標準IP訪問列表的注意事項
  9.3  擴展lP訪問列表
  9.4  在接口上應用訪問列表
  9.5  訪問列表的核驗
  9.6  命名的訪問列表
第10章  NAT技術簡介
  10.1  NAT綜述
  10.2  限NAT配置
  10.2.1  在內(nèi)部和外部接口上啟用NAT
  10.2.2  將內(nèi)部地址映射到外部地址池
  10.2.3  定義內(nèi)部地址范圍-
  10.2.4  定義外部地址池
第11章  部分公司的路由器產(chǎn)品
  11.1  思科(CiSCO)路由器產(chǎn)品
  11.1.1  Cisc012000系列千兆級交換式路由路
  11.1.2  Cisc07513/7507/7505系列
  11.1.3  Cisc07000/7010系列
  11.1.4  Cisco 7200系列
  11.1.5  Cisc04000系列
  11.1.6  Cisc02500系列
  11.1.7  Cisc01600系列與WAN接口卡
  11.2  華為路由器產(chǎn)品
  11.2.1  QuidwayRl600系列路由器
  11.2.2  QuidwayR2500系列路由器
  11.2.3  QuidwayRl760路由器
  11.2.4  QuidwayR2620系列路由器
  11.2.5  QuidwayR2630系列路由器
  11.2.6  QuidwayR3600系列路由器
  11.3  Vigor寬帶路由器產(chǎn)品
  11.3.1  Vigor2200系列寬帶路由器
  11.3.2  Vigor2300系列高速VPN寬帶路由器
  11.3.3  Vigor2600系列高速ADSL寬帶路由器
  11.3.4  無線系列寬帶路由器
第12章  路由器應用的有關問題
  12.1  中、低端路由器產(chǎn)品的性能指標
  12.2  路由器產(chǎn)品的選購
  12.2.1  選購策略
  12.2.2  選擇網(wǎng)絡路由器要注意的事項
  12.3  路由器安全的設計原則
  12.4  部分公司路由器產(chǎn)品的使用
  12.4.1  Express 9000系列路由器的快速安裝
  12.4.2  Intel 500系列交換機與VLAN之間的路由配置
  12.5  路由器的故障診斷
附錄  實習與操作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