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作家、文學翻譯家。記得第一次接觸楊絳先生的作品,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復旦大學讀書的時候,當時她的散文《干校六記》一紙風行,傾倒了包括我在內的眾多年青學子。后來,曾因寫作《顧準傳》來京采訪的機緣,在與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交談中,得悉“文革”中“五七干?!钡臍夥帐窍喈斆C殺的,知識分子在那里的日子非常難熬??墒?,楊絳溫柔敦厚、哀而不傷的大家風格,留下的印象依然難以忘懷。在對文化昆侖錢鐘書先生的一片喝彩聲中,惟獨聽到宴公(衍)發(fā)出的你們捧錢鐘書,作者捧楊絳的聲音,這不啻是對楊絳先生的莫大肯定。本書的寫作,當是對夏公呼吁的一聲微弱的回應。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師友和知情者,特別是戎圣虔、羅初宇、吳曉梅、本書責任編輯以及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各級領導的無私幫助,在此寧并請他們接受作者真摯的謝意。同時,感謝文化藝術出版社的真誠合作。由于作者的識見、閱歷所限,書中的錯失之處有待讀者的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