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意識形態(tài)方面來說,光緒九年(一八八三),美國傳教士在蘇州創(chuàng)辦了博習醫(yī)院,客觀上給蘇州帶來科學文明。但占卜、扶乩、神判、祝由科等迷信活動依然熾熱,四時八節(jié)的民間風俗活動依然盛行。娼妓、賭博、吸毒,屢禁不止,偷盜、拐騙成為主要的刑事犯罪??婆e制度雖已是強弩之末,但仍是讀書人的前程追求。社會風氣由奢侈而略為節(jié)儉,平民百姓暖老溫貧,聊以度日。這就是光緒十年(一八八四)至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十五年間的蘇州概況,也是這本《蘇州舊聞》的時空背景。本書選自申報館主辦的《點石齋畫報》,當時攝影已經傳入,但由于造紙、印劇技術的滯后,照片還不能刊印于報紙,故申報館引進石印技術,以圖文茂的畫報形式進行新聞傳遞,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蘇州人包天筆在《釧影樓回憶錄》里便寫道:“我在十二三歲的時候,上海出有一種石印的《點石齋畫報》,我最喜歡看了?!薄饵c石齋畫報》存世十五年,共刊四千馀則,本書即選出有關蘇州的社會新聞二百八十五則,略加點評和詮釋。既反映了當時蘇州社會的眾生相,也透露出時代的精神和觀念;另外,它還具有史料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