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藥學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學

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學

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學

定 價:¥48.00

作 者: 李琦涵,姜莉編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生命科學

ISBN: 9787502560836 出版時間: 200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34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病毒性疾病治療方法的研究及其藥物的開發(fā)一直是醫(yī)藥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而作為這一領域的研究基礎:“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學”,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方法的發(fā)展也不斷充實和完善起來。全書從分子層次,多角度地探討了病毒感染中的可能機理、病理反應、免疫機理等內容,對有關基礎理論與知識,諸如病毒感染的基礎概念、病毒進入細胞的分子生物過程、病毒增殖的分子生物機理、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學意義、病毒感染過程中細胞的生理及病理反應、病毒免疫反應的分子機理、病毒對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并且對研究病毒感染宿主細胞分子機理的技術(經典生物化學技術、基因水平分析、蛋白質組學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本書反映了病毒感染分子生物學領域研究的全景與最新進展,包含大量作者近年來研究工作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思路,在闡述理論的同時注重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故本書不僅適用于病毒分子生物學基礎領域的研究人員,而且同樣適用于從事病毒性疾病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究開發(fā)的技術人員。"

作者簡介

暫缺《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1 11 病毒感染的基礎概念2  111 感染--病毒生存的基本方式2  112 宿主、機體對病毒感染的病理學反應3  113 病毒感染在宿主群體中傳播的結果5 12 病毒與機體相互作用的進化關系6  121 病毒及其識別細胞受體能力的進化7  122 病毒與宿主免疫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進化9  123 病毒在群體感染過程中的進化12 13 病毒感染的免疫學特點14  131 抗病毒的天然免疫應答及干擾素15  132 抗病毒的特異性免疫應答16  133 病毒的免疫逃避現(xiàn)象17 14 病毒治療與預防的理論及其有待解決的問題19  141 抑制病毒增殖的可能途徑及其存在的問題20  142 抗病毒疫苗的研制及存在的問題22
第2章 病毒進入細胞的分子生物學過程24 21 病毒的結構與感染的生物化學意義25  211 病毒的結構特性及其與受體的結合25  212 病毒與受體相互作用的復雜性39 22 病毒進入細胞的生物學機理43  221 細胞外層結構對病毒進入的生物學作用43  222 病毒內化過程所涉及的生物學事件45  223 病毒內化或進入細胞過程中的能態(tài)分析47  224 一個借助于受體介導而內化進入細胞的病毒實例49
第3章 病毒增殖的基本分子生物學機理50 31 DNA病毒的增殖50  311 DNA病毒的基因轉錄51  312 DNA病毒基因表達的翻譯控制60 32 RNA病毒的增殖機理72  321 RNA病毒基因的翻譯表達72  322 RNA病毒基因的復制84  323 RNA病毒的裝配與釋放89
第4章 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學意義95 41 病毒與受體結合的生理及病理學意義96  411 病毒受體的多樣性及其生理功能97  412 病毒結合受體后所導致的信號轉導和對信號轉導的影響104  413 病毒利用其特定成分對信號轉導通路中特定蛋白的影響107 42 病毒進入細胞后的微觀生物學特點111  421 病毒DNA對宿主細胞基因的整合112  422 病毒的潛伏感染119  423 病毒誘導的細胞病理學變化128 43 病毒特定成分對細胞的生物學影響129  431 RNA病毒成分對宿主細胞結構及功能的影響129  432 DNA病毒感染成分對宿主細胞的影響143
第5章 病毒感染過程中細胞的生理及病理反應149 51 干擾素系統(tǒng)對病毒的生物學作用150  511 干擾素作用細胞的信號轉導和干擾素誘導基因的轉錄激活151  512 干擾素誘導產生的蛋白分子及其抗病毒活性160  513 病毒誘導干擾素產生的機理探討179 52 病毒誘導的細胞凋亡及其生物學效應180  521 病毒對細胞凋亡的病理性作用181  522 病毒通過TNF受體對細胞凋亡產生的作用及其病理意義185  523 病毒與Bcl-2的關系和細胞凋亡195  524 病毒編碼蛋白與p53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學意義202  525 病毒編碼蛋白在線粒體環(huán)節(jié)上的作用204  526 非特異性宿主防衛(wèi)--天然免疫和細胞凋亡209 53 宿主因子在病毒感染中的生物學功能及意義215  531 對正鏈RNA病毒基因復制產生影響的宿主細胞分子216  532 對HIV復制增殖過程具有影響意義的宿主細胞分子217  533 對DNA病毒復制增殖過程具有影響意義的宿主細胞分子221第6章 病毒免疫反應發(fā)生的分子機理223 61 樹突狀細胞及病毒抗原的提呈223  611 樹突狀細胞的基本生物學性狀224  612 樹突狀細胞對病毒抗原的捕獲225  613 樹突狀細胞對病毒抗原的提呈230  614 樹突狀細胞對不同病原體及其組分所產生的反應及其差異232 62 病毒免疫反應中T細胞的激活及反應237  621 T細胞激活的基本生物學過程238  622 CD8+ T細胞對病毒抗原的反應240 63 HIV感染的免疫激活機制249  631 HIV急性感染和免疫系統(tǒng)的應答249  632 HIV-1慢性感染過程中的免疫反應252  633 外源性免疫激活與HIV-1在體內的生物學狀態(tài)254 64 抗體分子對病毒的中和作用259  641 病毒中和的概念與抗體分子對病毒的結合260  642 病毒中和的機理263
第7章 病毒對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268 71 病毒對免疫系統(tǒng)中抗原提呈機制的影響268  711 病毒對MHC-I類分子限制性抗原提呈作用的干擾269  712 病毒對MHC-II類分子限制性抗原提呈的干擾273  713 HIV下調作為其受體的CD4以干擾MHC-II類分子相關抗原的提呈275 72 病毒對自然殺傷細胞功能的抑制278 73 病毒對淋巴因子作用的抑制280  731 病毒對淋巴因子生成的干擾作用280  732 病毒對淋巴因子介導信號作用的干擾281  733 病毒對淋巴因子效應功能的干擾287 74 病毒對體液免疫反應的逃避288  741 病毒對抗體反應功能的干擾289  742 病毒對補體反應的干擾291
第8章 病毒感染宿主細胞分子機理的研究技術294 81 分析病毒感染細胞過程的常規(guī)生化技術295  811 病毒感染的細胞及亞細胞組分的制備295  812 病毒感染細胞的離心分析技術302  813 免疫沉淀及Pull-down技術304  814 病毒感染細胞的同位素標記技術307 82 分子差異顯示的技術方法309  821 mRNA差異顯示分析技術309  822 DNA芯片技術311  823 蛋白質2D電泳技術312  824 蛋白質芯片技術321 83 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定性研究322  831 酵母雙雜交技術323  832 絲狀噬菌體表面顯示技術327  833 蛋白復合物的分離329  834 對蛋白質分子進行深入分析的技術33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