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公司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中國的北京、蘇州、東莞等地建立生產基地。作為當地重要的投資出口、就業(yè)和納稅的企業(yè),它們成為不斷深化諾基亞本土化戰(zhàn)略的載體。公司建立伊始,中國整個行業(yè)、產業(yè)還不是很完整,只是做到本土化的最初階段,還需要更深層次的本土化。公司以北京首信諾基亞為核心,建立了世界一流的通信產業(yè)基地——星網工業(yè)園,目標是要實現零庫存和經濟規(guī)模效應。公司通過跟合資伙伴合作,帶動了20多家供應商,在50公里范圍內建20余個工廠,年銷售額達500億人民幣。產業(yè)鏈的相關工廠都集中在同一個工業(yè)園區(qū),這一大膽設想是業(yè)界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模式。????長久以來,合資公司都是生產單一產品。外資公司通過跟中方建立合資公司進入商品市場。但是,市場是有周期的,當市場由于商品同質化而出現競爭的時候,利潤會慢慢降低。那么怎樣保證合資公司的發(fā)展不會受單一產品的限制呢?為此,諾基亞公司跟合作伙伴共同思考發(fā)展之道,思考如果這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到了,我們怎么辦?2003年,諾基亞在中國做了一個重大舉措,把中國的四家合資公司組建成一家外商投資的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提升諾基亞在中國和全球市場的運營效率和整體競爭力。這一舉措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同時也獲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這個模式,諾基亞節(jié)省了大量的內部開支,進一步簡化了與用戶的界面。例如,北京的手機工廠,由一個生產工廠變成了總部的生產工廠。通過這個生產工作,有效地降低了總成本。生產的產品部分是通過諾基亞公司在國內銷售,部分是通過諾基亞集團公司出口國外,還有部分是通過其他銷售渠道。這正是通過合作伙伴這種方式形成一個多贏的局面。諾基亞通過總體控制進一步發(fā)展市場,我們合資伙伴也同樣有這個能力,發(fā)展他們的銷售渠道。這是我們新的架構,我希望很快就能夠體現我們新的架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