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偉是矗立于香港電影界的一座豐碑。曾經四度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兩度奪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令人氣比他好得多的華仔劉德華也艷羨不已,笑談要和他一爭高下。而偉仔卻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tài),以超然物外的心情看??丛瓶词澜?,仿佛榮譽對于他完全是身外物。他是迄今為止香港惟一奪得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的影星,也是繼葛優(yōu)獲得戛納電視節(jié)最佳男主角之后的第二位華人戛納影帝。他第一次以《春光乍泄》;中擊戛納影帝寶座時,僅以一票之差落敗。他自己總結出了落敗的原因,重整旗鼓,再戰(zhàn)戛納,果然一舉問鼎。這一紀錄空前絕后.一騎絕塵,一直為香港其他影星所無法企及??烧撊藲庹撈狈?,不說作為前輩的成龍,周潤發(fā),就是同輩的劉德華,周星馳,他都可望而不可及。片酬是電影市場的溫度計。殘酷而直接地驗證著電影藝人的聲望與人氣。周星馳這位同門師兄,片酬高達1000萬港元。而堂堂一代影帝的梁朝偉卻只有400萬。梁朝偉在專家眼里是大紅人,可觀眾似乎對這位深沉而憂郁的影視王子不太感冒。難道是他所詮釋的藝術形象與相對媚俗的市生活中。甚至是他自己的外表和心靈.也有著無法逾越的距離。他寧愿靜靜地躺在海灘上,看天上流云浮過,或寧愿坐在房間的一角.細細地捧讀一本書消磨整天的時間,也不愿過多地與觀眾交流。他享受著滑雪的感覺.享受著沖浪時,身體被某種外在力量推向波峰又跌入浪谷的暢意.卻對接受記者或者影迷的提問充滿了疑惑和恐懼。他天生孤獨,卻又獨享孤獨的感覺。就像一個人的靈魂抽離了軀體.飄浮在空中,以一個第三者的身份審視自己的皮囊。古希臘有一種說法:當人閉上眼睛內視時,可以看到自己的靈魂。他對這種靈魂的游離充滿著癡迷。在這種自我玩味中,他對自己逐漸有了清醒的認識,也因此找到了自我完善的路徑。這種過程,讓他在自己的心目中變得高大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不可戰(zhàn)勝的人。他成了自己永恒的上帝,他成了自己崇拜的偶像。這也可以認為是一種自我欣賞,自我審讀。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自省。自省是一種很美的品格,有利于一個人心智和生活的自我完善,從而走向完美。但是,這很可能也是一種弱點.尤其對于一個畢生游走于娛樂圈名利浮華的人來說,就更是一種弱勢。因為內省往往和內向以及內斂緊緊地彼此關聯(lián).而娛樂圈需要的是張揚,是奔放,是隨時隨地都能自然而然地制造的轟動。這也許是梁朝偉一直都不那么紅的原因。他太低調,太有距離感,寂寞、內斂、憂郁成就了他生命中最令人著迷的一道風景。也正是這道風景.成了他面前的防波堤,將他同影迷洶涌的激情隔開了。這樣的風景.你永遠只能遠遠地欣賞,卻無法走進去找到那鐘鼓齊鳴、琴瑟共奏的感覺。自然,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內斂,否則,那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輕——情感,會壓斷所有的神經.讓你徹底崩潰。因此,任何一個生命,都需要釋放的窗口。粱朝偉釋放的窗口是他的眼睛——那雙憂郁而滿帶滄桑的眼睛。生命何其重,眼睛何其輕。當所有的重量聚集在這兩口細窄的泓池中時,激蕩或者迸發(fā),都如沖騰的火山,熱烈而絢爛。梁朝偉的眼睛,因而成為他生命中最有魅力之所在,也就成了最有殺傷力的武器。閱讀梁朝偉所走過的路,我們不是在閱讀一個明星傳奇的人生經歷和復雜多變的情感歷程,而是在欣賞一道風景,并且為一種特殊的性格魅力所激蕩。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感動的體驗。梁朝偉給影迷留下了很多的話題,并且還會制造更多的話題。這些話題相當一部分是有關他的個人情感生活的。透過這些傳說,人們了解的是他的情感生活異彩紛呈。他的紅顏知己遍天下,他的生活特產獨行,他擁有天下所有男人的好習慣和壞習慣。其實不盡然。他只是個男人,是個披著無限光環(huán)、有血有肉的男人。他慷慨又謹慎;他活絡又孤單;他游走于凡世而又無比的落寞;他多情又專情,他能集合許多多的矛盾體于一身,卻又將這些矛盾在他那個血肉之軀上演繹的相契相合,淋漓盡致……并不是一個多情的人,而是一個常情的人。他以極大的熱忱和全身心的投入,極其認真地對待每一段情,偶爾也會被這些感情所傷害。他一直都在尋找,尋找那個真正讀懂他并理解他的人。不可能有任何人能像他的靈魂游離軀體那樣審視他的全部,沒有任何人能夠真正走進這位憂郁王子的心靈古堡。這就是他的魅力,亦或也是他的悲劇……本書從偉仔在“無線”的奮斗開始,后來成為“無線五虎將”,到《阿飛正傳》重新樹立演藝信心,再到《悲情城市》的演藝巔峰,然后到《花樣年華》、《2046》奠定自己的影帝地位,全面回顧了偉仔的演藝輝煌之路和每一段愛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