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生產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勤勞聰明的古代先民燒制出的瓷器,對于促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改善生存質量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世界人類發(fā)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同時,它的歷史長河中,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與時代信息,為我們研究中華文明史提供了生動的實物資料。但是,由于瓷器具有易碎的弱點,經過歲月流逝與歷史變遷,這些精美實用的瓷器往往飽經滄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其可讀性出現了一定的破環(huán)。因此,要準確再現歷史事實。做好出土殘瓷片的保護與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青花瓷是華夏古代陶瓷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它肇始于唐,成熟于元,昌盛于明,衰落于清代中朝。色澤典雅清麗的青花瓷,系采用以鈷為著色料在胎上先畫花后上釉,再經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工藝,因此裝飾紋樣歷久猶新永不落色,千百年來一直深入中外人士的青瞇。特別是景德鎮(zhèn)的明代民窯青花,不僅有幽菁的氣質、生動的繪畫、活潑的題材,而且還有深厚的歷史深沉、豐富的生活內涵、清閑的文化韻味、濃郁的民俗風情,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國粹之一,值得倍受珍愛。揚州是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地上地下擁有大量的文化遺存,在發(fā)展經濟、基本建設、城市改造中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這份財富是每個市民的應盡義務。另外,把塵封地下幾百年的民間工藝美術品——歷代青花瓷片進行搶救、收藏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睹鞔窀G青花瓷畫》面世后,將會對研究探索光輝燦爛的中華陶瓷文化,推進創(chuàng)新歷史文化名城之鄉(xiāng)土文明,以及學習鑒定民窯青花、開展美術創(chuàng)作都能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