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亞外高加索地區(qū)的東南部,里海的西岸,有一個外高加索地區(qū)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就是阿塞拜疆。說是面積大、人口多,其實是相對來說的,該圍國土總面積不過8.66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人口也僅僅820.25萬人。在亞洲只能算是一個小國。阿塞拜疆在阿拉伯語中意為“火的國家”,地處亞熱帶,夏季氣候炎熱干燥,冬季也比較溫暖。阿塞拜疆具有悠久的文明史,同時也歷盡磨難,歷史上屢遭外族侵擾,飽受欺凌。1991年8月阿塞拜疆共和國宣告獨立,成為世界大家庭中的年輕一員。阿塞拜疆盛產石油、天然氣、鐵礦、多金屬礦和明礬石等礦產資源。該國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的歷史非常悠久,石油儲量十分豐富,油質優(yōu)良。首都巴庫以石油業(yè)著稱,享有“石油城”的美譽。20世紀20年代,阿塞拜疆石油產量曾占前蘇聯(lián)的95%。獨立以后,阿塞拜疆里海近海石油的探明儲量逐年增加,目前年產1000多萬噸石油,其中大部分可供出口,石油開發(fā)是經濟的重要支柱。阿塞拜疆有獨具特色的文化。穆斯林占人口的大多數,由于堅持世俗化的原則,宗教對國家的政治生活沒有直接的影響。首都巴庫有100多萬人口,是個非常西方化的大都市,也是里海之濱的大港口,教育比較發(fā)達..阿塞拜疆有眾多歷史遺跡和風景名勝,每年吸引大批的游人前往觀光游覽。阿塞拜疆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主體民族阿塞拜疆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熱情奔放,能歌善舞。由于曾經發(fā)生過激烈的民族沖突,現(xiàn)在的阿塞拜疆人民格外珍惜和平寧靜的生活。阿塞拜疆獨立后奉行和平、友好的對外政策,希望與世界上所有國家開展合作。目前阿塞拜疆與土耳其、俄羅斯、美國、伊朗、歐洲國家的關系比較密切。中國與阿塞拜疆的關系發(fā)展迅速,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往來逐年增加。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列國志”叢書之一,是國內第一部關于阿塞拜疆的專著,實際上介紹了阿塞拜疆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具有工具書的性質。由于資料比較缺乏,特別是除政治、經濟和外交以外的諸如歷史、文化、教育、軍事、體育等方面很難找到完整的介紹,幾乎所有的新資料都是俄文或英文的。作者克服了許多困難,翻譯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再重新組織起來,盡可能全面、系統(tǒng)地向讀者介紹這個美麗、神秘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