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法治建設進程的加快,可以預見,21世紀必將是中國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世紀。然而,倘無一種良好適當?shù)姆▽W教育制度據(jù)以培養(yǎng)一批批合格的法律人才,人們很難想像中國的法治建設如何能夠取得巨大進步。經過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中國的法學教育制度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每年都有眾多法學院系培養(yǎng)出來的不同層次的法律專門人才走向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學研究人員等各行各業(yè),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為所在部門的業(yè)務骨干,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在法學教育戰(zhàn)線工作了幾十年的老兵,我為這些成績由衷地高興??墒?,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目前的法學教育制度并不令人滿意,大量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非常嚴重。我在這里并不對中國整體的法學教育制度發(fā)表評論,只想談談對目前我國法學本科教育的一點意見。首先,我國大學的法學本科教育迄今尚未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我們現(xiàn)行的法學本科教育的目標究竟是發(fā)給那些花費四年寶貴青春的莘莘學子以一紙進入法律職業(yè)的許可證,還是使他們養(yǎng)成在未來職業(yè)中必備的常識、認識社會的原則以及作為法律職業(yè)者應有的良知?究竟是應當培養(yǎng)出精通某一門或幾門法律科學知識的專門人才,還是具有一般性法律知識并養(yǎng)成法律活動者應有的良好法律思維的法學通才?我認為,法學本科教育要培養(yǎng)的是法律基礎人才,即那些具備社會生活常識以及法律職業(yè)基本素質的法律人,就法律職業(yè)基本素質而言,作為法律人必須具備的是這樣幾方面的能力:第一,扎實地掌握了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律規(guī)則以及法律制度,并清晰地了解這些概念、規(guī)則及制度背后的理念與價值;第二,明晰現(xiàn)行法律體系的框架與結構以及司法救濟程序;第三,具有清晰嚴謹?shù)姆伤季S能力,能夠嫻熟地運用法律推理,依循法律邏輯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法律問題;第四,深入地進行價值與理念的考量取舍,有力地論證法律判斷;第五,準確地分析案件事實,把握不同的法律關系,合理地作出法律解釋,準確地適用法律規(guī)則;第六,在實踐工作中具備不斷自我學習以掌握法律新知識的能力。其次,我國大學的法學本科教學方法落后?,F(xiàn)在的多數(shù)法學本科教育采用的方法是教師在上面照本宣科,而學生在下面記筆記。教師既沒有提供與學生在知識和思維上相互進行挑戰(zhàn)與應戰(zhàn)這一教學相長的空間,也不去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應對實際問題,訓練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至于考試,則多屬對記憶力的單純測試,學生只要熟練記憶筆記及教科書內容甚至作弊技巧高超便可輕松過關。我沒有在英美國家求過學,不太了解它們的Seminar,但是,我現(xiàn)在依然記得上個世紀50年代在蘇聯(lián)學習法律的時候,一些法律專業(yè)課程經常都有課堂討論,這種討論都是小班進行,二十多人,老師出的都是案例題,要學生援引法律和法規(guī)分析案例,這對于訓練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具有莫大的幫助。至于考試,當時蘇聯(lián)的大學全部是采用口試,通過這種考試既能真實地體現(xiàn)學生的水平,又能鍛煉學生的口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至今仍使我受益匪淺。最后,法學本科教科書參差不齊。在法學教育發(fā)達的國家,只有那些對某一學科有經年累月之深入研究、全面把握之權威學者,方能編寫此類教材。如德國權威民法學者Larez教授所著之《民法總則》、《債法教科書》,美國權威侵權法學者Prosser教授所著之《侵權法教科書》等。然而,在我國,各大法律院系只要編寫人馬齊全就可以編寫一套自己的法學教材。如此眾多的法學教材中固然也有一些精品,但大同小異、雷同抄襲,概念、邏輯混亂的教材亦不少見。青年學生有如一張白紙,法學教科書就像一名畫家。只有技藝高超的畫家才能在白紙上作出一幅佳作。品質低劣的教科書只能使那些辨析能力差的學子受到誤導,被引入歧途,此種惡劣的后果無論是對未來的中國法治建設,還是對法學研究事業(yè)都會造成莫大的危害。而受害之學生非經長年累月的努力,難以消除其影響。我想,中國法學教育尤其是法學本科教育的改善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她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面多年的努力與奮斗。也許我們可以先從一些較容易著手的地方切入,比如法學教科書的改善?,F(xiàn)在的一些出版社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希望能夠組織好的專家學者來編寫一套完整系統(tǒng)的好教材以供法學本科教育使用,對此我感到非常地高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即將出版一套專門供高等院校法學專業(yè)本科生、??粕约八痉ú块T有關人員培訓使用的大型基礎教材: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基礎教材。在認真閱讀這套教材的出版計劃以及相關資料后我認為,該套教材較之于目前國內的其他一些教材而言,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在編寫人員上,該教材由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武漢大學、浙江工業(yè)大學以及中山大學等校法學院系的教授擔任主編,并由其組成權威的編寫隊伍來完成。因此,該套教材的整體特點是,體系完整、概念準確、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其次,在編寫體系上,該套教材系統(tǒng)完整,包括專業(yè)必修課教材、專業(yè)選修課教材、案例教學用書、模擬法庭用書、學生必備法律手冊等幾個系列。其中,專業(yè)必修課教材嚴格按照教育部所確定的《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yè)核心課程基本要求》而精心編寫。在編寫內容上采用通說理論,不拘泥于一家之言,避免加入個人專著的闡述內容。同時做到學科體系完整,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講述清楚、準確。在編寫體例上,教材由“提要”、“重點問題”、“課后復習”等部分組成。每章后的“法律應用”部分為該套教材的創(chuàng)新之處,它針對在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安排由授課教師講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大的幫助。至于該套教材中的案例教學用書,顯然是吸收借鑒了英美國家的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良經驗,全部采用真實的綜合判例,并針對目前法學案例教學中的新要求編寫而成。其獨特之處在于:對案例所涉及的法律爭議焦點,從中外理論和學說的角度加以解說,同時包括各國司法發(fā)展現(xiàn)狀,幫助學生從案例中學懂法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此外,案例教學用書設立了“課堂討論”部分,并對課堂討論的案例提供“重點提示”,這就為法學的案例教學提供了廣闊的討論空間。本套教材中的模擬法庭用書顯然更具特色,這是一套專門為法學教育中的模擬法庭教學而設計的劇本式教材,它通過實體法與程序法在模擬法庭中的實際演示,將法律的基本原理與司法實踐相結合,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解決司法實踐問題的技巧與能力。我相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即將編輯出版的21世紀高等院校法學系列基礎教材,對于提升我國法學教育水平,培養(yǎng)出更多的合格的法律人才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同時,我也衷心地希望能夠有更多比這套教材更好的法學教材出版,為完善我國法學教育制度,進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