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未同志這本文集,主要收入有關音韻學方面論文,分為6類6編。第一類,晉代語音與唐代語音;第二類,宋元時音與吉安方音;第三類,《中原音韻》與《中原雅音》;第四類,日本漢語音韻學研究史;第五類,明末山東方音與東北方音;第六類,音韻文獻考訂及漢語“變調”標記符號研究。共計33篇。這些論文大體反映了無未同志近十余年來研究音韻學的具體范圍、內容與他所取得的成就。其中最突的有以下幾方面:(一)辨析了何超《晉書音義》中“協(xié)韻音”的性質,指出它不同于朱熹的“協(xié)音”,它是用直音法為晉人詩韻注出的是當時的實際讀音,為研究晉代語音提供一份有價值的材料。(二)對宋代的《九經直音》與《示兒編》做了深入的探討,寫了多篇文章,揭示了它們雖然也受到傳統(tǒng)的韻書的影響,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時音的發(fā)展變化。(三)從明抄本《辨音纂要》中發(fā)現(xiàn)《中原雅音》的十九個韻部韻目,解決了前人一直沒弄清問題,并進一步證實了《中原音韻》與《中原雅音》的密切關系。(四)在日本進行學術訪問一年中,比較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日本漢學家如何利用日本語中的漢字讀音及朝鮮流字音以考訂中國漢語的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的。(五)考釋了明末《醒世姻緣傳》中詩、詞用韻的十四韻部系統(tǒng)的特點與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