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智》從題目看似乎與《與詐》相近。詐與智,的確是孿生兄弟,十分相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常常令人難分彼此。王振泰先生論“詐”,側重于曹操、劉備、諸葛亮等詐謀的運用,用“詐”去分的評價“三國”人物的行事、品質和道德。劉剛教授論“智”,卻是刻意分析孫悟空西行路上斗智斗勇,與論“詐”有異曲同工之妙,卻又獨樹一幟。劉剛教授多年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知識廣博,功底深厚,行文老道,布局謀篇,異常嚴謹。劉剛先生論述中運用佛家、道家和儒家學說以及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的觀點分析人物,評說故事情節(jié)很有見地。在寫作手法上用寫唐僧、豬八戒的“愚”,來凸顯孫悟空的“智”,這種反襯法,使對孫悟空的評價更豐滿。他用“五行說”,剖析唐僧師徒之間的關系,很有意味。劉剛先生行文旁征博引,內容豐富,語言精練,恰到好處。全書為文四十一篇,以論“智”為中心,言智講愚,談佛論道,敘生寫論,指神說人,閱其精彩處不忍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