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2日至19日,國際刑事司法領域的全球性盛會——第17屆國際刑法學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6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千名代表,圍繞“全球化時代刑事犯罪的挑戰(zhàn)與對策"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與研討,達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決議。本次會議因其層次高、規(guī)模大、議題廣、人數多而成為國際刑法學協會歷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第17屆國際刑法學大會由國際刑法學協會和中國法學會共同主辦,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承辦。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行既是中國法學界與國際刑法學協會長期友好合作的典范,又是中國刑法學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不斷深化改革積極開放的新起點。國際刑法學協會是一個非政府性學術團體,在國際刑事科學領域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并在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享有咨詢地位。國際刑法學協會曾多次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會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國際刑法學協會由來自世界各地刑事科學研究領域各學科的教授、專家、律師和高級刑事司法官員組成?,F有正式會員3000多名,分別來自99個國家,其中包括47個國家分會。按照國際刑法學協會章程的規(guī)定,每個國家只能有一個團體會員作為國家分會在協會參加活動。我們和國際刑法學協會的合作交往由來已久。早在1984年,中國司法部就派代表出席了國際刑法學協會在開羅舉行的第13屆國際刑法學大會。1987年,我應邀參加了國際刑法學協會在意大利錫拉庫扎召開的死刑問題專題研討會,期間和協會領導人就成立中國分會事宜進行了商談,回國后即著手辦理此事。1988年4月7日,經中國國務院批準,并在中國法學會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正式成立。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的成立,使中國刑法學界與國際刑法學協會的交流合作有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使雙方的合作更加密切,也更富有成效。我們積極穩(wěn)妥地發(fā)展會員,迄今已有會員近百人;積極組團或派員參加了國際刑法學協會第14、15、16屆大會及各次預備會;認真遵守協會的章程,履行分會和會員應盡的義務。就在和國際刑法學協會的合作交往不斷加深的過程中,我們萌生了在中國舉辦一次國際刑法學大會,讓世界各國的同行齊聚北京的想法。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中國法學會的首肯,并呈報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此后我們在國際刑法學協會1998年巴黎理事會和1999年匈牙利布達佩斯大會上提出了正式申請。2000年6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刑法學協會理事會與執(zhí)委會決定,第17屆國際刑法學大會在中國北京召開,同時確定了會議的主題和各次預備會的議題。本次會議的籌備得到了國際刑法學協會和中國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中國法學會很快成立了由會長韓杼濱為主席的組委會,著手進行會議的籌備。巴西奧尼主席、艾普秘書長應邀來華訪問,為會議的成功舉辦出謀劃策。中國法學會動員了下屬各部門全力投入會議的籌備。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訴訟法學研究會、犯罪學研究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等也作了重要的貢獻。會議的盛況空前。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親臨大會常務委員會致賀詞。來自各國的近500名嘉賓和我國的500多位同行在7天的會議期間圍繞四個議題、兩個圓桌會議專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最后通過了決議。會議期間,代表們參觀了法院、檢察院、監(jiān)獄等,實地了解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的偉大成就;參觀了故宮、長城、圓明園等,會后游覽了西藏、西安等地,領略了古老悠久的中華文化。韓杼濱會長會前提出的“增進了解,擴大共識;充實內容,健全機制;廣泛交流,加強協作;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預期目標全部實現了。本次大會是國際刑法學協會成立100多年來首次在亞洲舉辦,也是在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召開的大會。為了使本次大會的成果在國際刑法學協會今后的發(fā)展中繼續(xù)發(fā)揮影響,為了進一步推進中國刑法學界與各國同行的溝通和交流,受中國法學會的委托,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與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負責將此次會議的文獻資料編輯出版,作為中國法學界對外開放、加強合作,也作為我們與國際刑法學協會長期友好合作的見證,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會議和文集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