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學術規(guī)范通論

學術規(guī)范通論

學術規(guī)范通論

定 價:¥29.00

作 者: 葉繼元編著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學術工作

ISBN: 9787561743416 出版時間: 200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32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在教育部大抓學術規(guī)范問題討論的背景下策劃而成,介紹學術規(guī)范的基本知識和最新進展,著重講述學術研究、學術規(guī)范的概念、大學及學術系統(tǒng)的作用、學者治學的素質(zhì)、學術忠誠與道德、出版與知識產(chǎn)權、文獻包括電子文獻的檢索和最基本的各種學術規(guī)范,提供和評析中外文理各科學術失范與遵守規(guī)范的典型案例。全書30萬字,共分為9章, 包括學術規(guī)范概述、學術研究基本規(guī)范、學術程序規(guī)范、學術研究方法規(guī)范、論文尤其是學位論文與圖書編撰規(guī)范、學術引文規(guī)范、作者暑名及著作方式標注的規(guī)范、學術評價與學術批評規(guī)范等內(nèi)容。每章附有一定數(shù)量的思考題,書后附有與學術規(guī)范有關的文件和可供繼續(xù)閱讀的中外參考書目及本書索引,旨在使學生獲得基本的學術訓練,提高學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術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作者簡介

  葉繼元,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55年12月出生于南京,籍貫安徽太平縣(今黃山市)。1981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圖書館學專業(yè), 1984年2月至7月入中山大學圖書館系進修,1987年7月在南京大學歷史系在職攻讀學位,1991年7月獲史學碩士學位,1999年9月至2000年9月在美國堪薩斯大學作訪問學者。曾任南京大學圖書館期刊部主任、館長助理,現(xiàn)任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副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圖書情報學)成員,教育部首屆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哲學社科研究規(guī)劃專家組成員,全國高校圖書情報工委期刊專業(yè)委員會會副主任兼秘書長,1997年首批江蘇省“333人才工程”入選者,1995年南京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干,美國《歷史文摘》(Historical Abstracts)編輯顧問(1991-1997)等。主要研究方向是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與信息檢索、期刊與文獻計量學、社科評價與學術規(guī)范研究、圖書館學情報學實踐與理論研究。學術特長是具有多學科知識、善于理論緊密聯(lián)系實際和具有國際學術眼光。1981年以來已發(fā)文80余篇,圖書10余部,多次獲獎及被引用、轉載。

圖書目錄

第1章 學術規(guī)范概述1.1 學術規(guī)范的界定……………………………………………l
1.2 學術規(guī)范的內(nèi)容……………………………………………6
1.3 學術規(guī)范的目的……………………………………………6
1.4 學術規(guī)范的作用……………………………………………8 第2章 學術研究基本規(guī)范2.1 學術自由……………………………………………………12
2.2 學術積累與學術創(chuàng)新………………………………………22
2.3 學術平等與學術合作………………………………………28
2.4 學術求真與學術致用………………………………………34
2.5 學術道德與學術法律………………………………………39 第3章 學術研究程序規(guī)范3.1 有關術語的界定……………………………………………47
3.2 選題的要求…………………………………………………54
3.3 文獻調(diào)研的要求……………………………………………60
3.4 形成假說或觀點的要求……………………………………67
3.5 應用研究方法的要求………………………………………74
3.6 制定研究計劃的要求………………………………………74
3.7 收集、整理研究資料的要求………………………………75
3.8 精選、分析研究資料的要求………………………………78 第4章 學術研究方法規(guī)范4.1 方法、方法論和研究方法的界說…………………………83
4.2 研究方法的使用原則………………………………………87
4.3 研究方法使用的一般注意事項……………………………90
4.4 各種常用研究方法的具體使用規(guī)則………………………91 第5章 學術論著撰寫規(guī)范5.1 學術論文的內(nèi)容要求……………………………………112
5.2 學術論文的格式要求……………………………………117
5.3 研究報告的內(nèi)容要求……………………………………135
5.4 研究報告的格式要求……………………………………137
5.5 圖書的內(nèi)容要求…………………………………………147
5.6 圖書的格式要求…………………………………………151
5.7 論著的修改與投稿………………………………………156 第6章 學術引文規(guī)范6.1 引文、注釋與抄襲………………………………………162
6.2 引文的使用要求…………………………………………173
6.3 引文的著錄要求…………………………………………177
6.4 引文的格式要求…………………………………………180
6.5 參考文獻表的排序………………………………………183 第7章 學術署名及著作方式標注規(guī)范7.1 作者署名的意義、要求與格式…………………………186
7.2 學術署名問題的產(chǎn)生、爭議與解決……………………194
7.3 著作方式的種類、含義與要求…………………………199
7.4 致謝的要求………………………………………………204 第8章 學術評價規(guī)范8.1 學術評價的含義…………………………………………210
8.2 學術評價的類型…………………………………………214
8.3 學術評價的原則…………………………………………221
8.4 學術文獻評價的一般標準………………………………228
8.5 各種類型文獻評價的具體標準…………………………236
8.6 文獻成果的分類評價……………………………………244
8.7 學術評價的注意事項……………………………………249 第9章 學術批評規(guī)范9.1 學術批評的含義及概述…………………………………263
9.2 學術批評的構成要素及流程……………………………265
9.3 學術批評的類型…………………………………………267
9.4 學術批評的作用…………………………………………273
9.5 學術批評的原則與要求…………………………………277附錄a 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guī)范(試行)………282
附錄b 關于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284
附錄c 關于改進科學技術評價工作的決定…………………287
附錄d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291參考文獻………………………………………………………303
索引……………………………………………………………309
后 記…………………………………………………………32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