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各種書籍、講座層出不窮,說的都是怎樣把孩子克隆成為“XX孩子”,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反思當前的教育和我們的教育觀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的心愿。誠如《中國家長心里的痛:當代教育的反思》所說,牛兒都愛吃青草,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就像把牛兒的頭強按在青草上一樣,這能收到什么效果?或許你一直照別人的成功模式來教育孩子,那么這《中國家長心里的痛:當代教育的反思》會讓你明白為孩子,最好的也許是改變自己的思維和教育方式。《中國家長心里的痛:當代教育的反思》沒有學究式的理論,更沒有向家長介紹什么“成功經驗”,但是的確說出了每一個家長心中想說而不能痛快說出的話。是真話、實話、老百姓的心里話。誰都知道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但是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孩子們能改變的是什么命運?《中國家長心里的痛:當代教育的反思》用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實讓我們看見我們正在走的道路。在“素質教育”的旗號下,結出了種種“怪胎”:孩子的書包重得讓人吃驚;每天的家庭作業(yè)要做到深夜;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還得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培訓班,學什么鋼琴、繪畫、舞蹈;考試越考越嚴,考場如決斗場。如此種種為的只不過是日后有個榮華富貴,得個功名利祿,好“做大官、掙大錢、娶美女”。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未成年人犯罪觸目驚心:孩子的思想被固有的模式禁錮成了死記硬背的“金牌得主”,而探知未來世界的想象力卻被一點一點抹殺。即使在這樣的狀況下,教育資源的享有也越來越不平等。貧富兩極分化加劇,道德淪喪和誠信危機,難道這一切不該讓人反省我們的教育觀念從而改革教育的弊端?美國人有句話說:“美國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里;美國的知識在華人的腦袋里。”許多在國內被認為是“差生”的小孩,到了國外就變得“聰明無比”。原因在哪里?很簡單,是教育體制帶來的結果?;蛟S家長們早已從自己的痛苦經歷中體會到這一點,可是沒有一個家長敢于“以身試法”,為了向現在的教育制度挑戰(zhàn)而耽誤自己孩子的一生。多么悲哀的希望!這《中國家長心里的痛:當代教育的反思》說的不過是盡人皆知而又人人不敢道出的事實真相。僅此一點就值得讀者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