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陳平原先生在日本期間所寫的隨筆集子,作者說自己是在閱讀日本,又好像在借日本閱讀中國,立足點始終是“中國的”而不是“日本的”問題,時時處處在用日本這面鏡子來觀照中國。作者認為,每個國家的知識者,都應該首先關注并鞭策本國政治生活及精神文化的發(fā)展;學有余力,方才“負有刺探別國弱點的使命”。正是基于這樣的憂國之思與愛國情懷,在《日本印象》中,我們更多感到的是中國的不足與差距。今天,我們經常從報章看到日本方面一些令人不快的消息。中日關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陳平原先生說“原書寫成于中日關系良好的年代,不免更多地看到現代日本光明的一面。十年后的今天,對明治以降日本的歷史與文化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我仍不改初衷。就像初版‘后記’所說的,作為一個對異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書人(而非專家),我更多關注如何向對方學習什么,而不是療救人家的疾病?!彼寡允且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