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序/ 勞思光先生
信序/ 信廣來先生
彳亍獨行的儒者(代序)
鳴謝
Ⅰ道德理論·儒家倫理·德性倫理
1.道德理論的考察——對反理論者之回應
2.道德原則之建構與意義——以生命倫理之方法論為例
3.儒家倫理與道德“理論”
4.儒家倫理與德性倫理
5.儒家德性中之人我關系
6.儒家對道德兩難的根本立場
7.再論儒家對道德沖突的消解之道——藉《公羊傳》中“權”的觀念闡明
8.儒家形上學型態(tài)的再思——境界形上學?實有形上學?
Ⅱ人禽之辨
9.孔孟學說之偏重——從“人禽之辨”出發(fā)
10.價值與欲望——孟子“大體”與“小體”的現代詮釋
11.理性的欲望——儒家關于內在轉化的睿智在道德上的意義
Ⅲ踐仁盡性
12.儒家倫理各層面的實踐
13.牟宗三先生關于道德踐履之議論
14.道德創(chuàng)造之意義——牟宗三先生對儒學的闡釋
15.陳白沙之工夫論
Ⅳ承體起用
16.儒家倫理學與德育的重點
17.普遍道德戒律與德育——對一個后現代觀點的批評
18.企業(yè)倫理的預設——從亞里士多德進路到儒家倫理
Ⅴ人文化成
19.道德理性與人文關懷——牟宗三先生論人文主義
20.哲學與文化發(fā)展——勞思光先生對文化路向的檢討
21.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勞思光先生關于歷史的哲學省思
22.“儒家文化圈”學習現象之反思
附錄
道德理性(Alan Gewirth著,黃慧英 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