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卷 貨幣的線理論
第一篇 貨幣的性質
第一章 貨幣的分類
一、貨幣與計算貨幣
二、正式貨幣與銀行貨幣
三、表征貨幣
四、貨幣的形式
五、流通貨幣
六、歷史例證
七、管理貨幣的發(fā)展
第二章 銀行貨幣
一、銀行貨幣的“創(chuàng)造”
二、流通貨幣主要是銀行貨幣
第三章 銀行貨幣的分析
一、收入存款、營業(yè)存款與儲蓄存款
二、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
三、存款與透支
四、相對于交易額的存款量
第二篇 貨幣的價值
第四章 貨幣的購買力
一、購買力的意義
二、貨幣購買力或消費本位
三、貨幣的勞動支配力或報酬本位
四、工人階級指數
第五章 次級物價水準
一、批發(fā)物價本位
二、國際貿易本位
第六章 通貨本位
一、現(xiàn)金交易本位與更多差額本位
二、“一般物價客觀平均變化”是否存在?
第七章 物價水準的分布
第八章 關于購買力比較的理論
一、購買力比較的意義
二、近似法
第三篇 貨幣的基本方程式
第九章 某些定義
第十章 貨幣價值的基本方程式
第十一章 平衡的條件
第十二章 再說明儲蓄與投資的區(qū)別
第十三章 銀行利率的“作用方式”
第十四章 基本方程式的其他形式
第四篇 物價水準的動力學
第十五章 工業(yè)流通與金融流通
第十六章 貨幣購買力不平衡原因的分類
第十七章 貨幣因素所引起的變化
第十八章 投資因素所引起的變化
第十九章 信用循環(huán)的某些特殊方面
第二十章 信用循環(huán)純粹理論中的一個練習
第二十一章 國際不平衡所千萬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