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我國第一部描寫文天祥一生的長篇小說,也是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上一部別開生面的力作。它高品位地謳歌了愛國主義精神,具有獨特的文學地位和審美價值。文天祥,這位舉世聞名的愛國英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詩人。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封信國公。他從小受父母和師友的熏陶、鄉(xiāng)賢的感染,立志救國救民。21歲考中狀元,沉浮寬慰海十五春秋,三起三落。元軍大舉南下,宋軍節(jié)節(jié)敗退,李募兵勤王,毀家紓國難,兩度起兵抗元,收復了福建、廣東和江西大片淪陷的國土,轉戰(zhàn)至海豐五坡嶺不幸被俘。解押到元朝大都燕京后,元朝百般勸降,元世祖忽必烈親許丞相之職,終不屈志,以身殉節(jié)。作者以史為骨架,化史為詩,飽含激情,從愛國、愛民和愛情等方面,塑造了文天祥這位頂天地立地的民族英雄的典型形象。同時還刻畫了元世祖、伯顏、素娜、宋理宗、賈似道、張世杰、陸秀夫、劉洙、金應、呂武、張汴、杜滸、鞏信、趙進賞等歷史人物,以及穿插全書的峨眉大俠曾鳳和女兒水仙。一個個人物血肉豐滿,神形兼血,躍然紙上。作品史料翔實,細節(jié)真實,情節(jié)跌宕曲折,富于傳奇色彩和藝術感染力。讀來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愛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