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盡可能地搜羅較多的資料,包括詩話、序跋、筆記皆有涉獵。凡清遺民詩作,僅論及其民國時期所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仍在世的詩人,僅論及其民國時期的詩作。詞作不在論列。在第一章,將半個世紀的舊體詩分為四個階段加以論述,在第二章、第四章至第十章中,以詩人群體為緯,論述各行各界諸如各黨派、社團、學者教授中的代表性詩人、新舊體所謂兩棲作家詩人、書畫界詩人。第三章論述發(fā)生在二十年代的新舊詩理論之論爭。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中,對各地以及海外著名作家也作了要言不煩的介紹,以見詩歌地域之廣泛,大致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行政區(qū)域分類,按先沿海后內地、由南至北為序。作者力圖將詩人們的不同風貌與細微區(qū)別,力圖發(fā)掘過去不為人們知曉而藝術成就甚高的詩人。先縱寫后橫寫,縱橫結合,敘論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