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教與人文素養(yǎng)》一書從編寫目標看,完全服務于《意見》在論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時指出的“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深入進行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和中國革命傳統(tǒng)教育……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要求??梢哉J為,該書的出版,是為建設我們民族精神家園這一崇高工程添磚加瓦。從本書編寫內容看,也極為符合《意見》指出的“四個做起”,即“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guī)范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從本書引導賞析和指導習作相結合的編寫特點看,與《意見》在論述“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遵循以下原則”時提到的“堅持知與行相統(tǒng)一的原則,既要注重課堂教育,更要重視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相一致。尤其是提倡、指導校園詩詞創(chuàng)作是詩教貫徹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的最佳途徑。從本書所倡導的當代大詩教觀從而使新、舊詩相融合的編寫體系看,也與《意見》指出的“既要體現(xiàn)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要反映時代特點,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的原則相吻合。這種吻合和諧調根源于中華詩詞和中華詩教當之無愧地是先進文化有機組成部分的先天品格,也體現(xiàn)了本書編著者嚴肅認真、孜孜探求的學術品格。從本書普及與提高、常識與學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編寫思想看,這本詩教教材具有較廣泛的適應性。不僅適宜于作為大學生的詩教教材,高中學生也能看懂,用作其他年齡段的詩教入門教材也頗適合,我想,即使對文科類的本科生乃至研究生也有參考價值,其中的校園詩教經驗和理論歸納各講則對詩教工作者有很好的交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