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當代中國詩壇一顆耀眼的流星,他于短暫的一生中,保持著圣潔而崇高的詩心,在不被世人理解的歲月里,忍受孤獨與痛苦,憑著自身的才情與執(zhí)著,創(chuàng)作了近200余首抒情詩和7部長詩。當他那些箴言圣歌式的詩句被大學生在廣場集體朗誦時、被收入現在高中語文教材時、被房地產商用于海景房的廣告語時……人們感念這位“麥地之子”、“詩歌英雄”。本書作者周冰玉身為海子的同鄉(xiāng),長期接觸海子高中時代的校長、同學及海子家人,在搜集大量獨家資料的基礎上,以詩人的創(chuàng)作歷程為經線,記敘了他對泥土的親近、對人類的終極關懷和不同時期的詩歌理想,描述了他對四位女友的純真感情和兩次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質樸、善良,有雄心卻又脆弱的詩歌英雄形象。作品既有紀實文學的真實性,又有傳奇文學的虛擬性,是一部以詩意的筆觸描繪海子情感世界和對詩歌追求的文學傳記。本書前言北大,中國人心目中的一方圣地。從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起,經歷清王朝、民國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她走過了跌宕多姿的百年,也涌現了燦如群星的風流才俊。一個王氣氤氳的高等學府,她古樸典雅又朝氣蓬勃。華表、日晷、未名湖、博雅塔、塞萬提斯像、三·一八紀念碑……無不昭示著她底蘊深厚的文化內涵。陳獨秀、魯迅、胡適、林語堂、毛澤東、朱光潛、季羨林……這些與北大相關的名字,每一聲呼出都讓人怦然心動。這一切,與燕園的一草一木,凝成不朽的北大之魂。置身其中的青年才俊,自然是不甘寂寞的。所以,北大的學子永遠站在時代的前沿,風采昭揚,激情滿懷。又是一個春天,又是3月26日,熱血奔昂的北大學子舉辦“未名湖詩會”,他們以這種方式紀念北大七九級學子海子——他們心目中的詩歌英雄。這位詩歌英雄,雖然沒有像燕園內那些偉人一樣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但在短暫一生中,對詩歌的苦苦探求和他所造就的神圣的詩歌神話,已在青年群體中產生巨大影響。那鋒刀劈柴般力度的語言,直揪人的靈魂。他來自安徽懷寧的鄉(xiāng)村查灣,十五歲考入北大,短暫的一生純真、善良,生活簡單,卻將全部的心血傾注于心愛的詩歌,挑戰(zhàn)生命的終極,如一只豹子,直撲詩歌的太陽,在1989年3月26曰臥軌山海關,讓自己的靈魂升向詩歌的天堂。詩會上,有人壯懷激烈,有人淚流滿面。他們朗誦《亞洲銅》,他們低吟《海子小夜曲》,他們苦訴“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他們預言“春天,十個海子將會復活”。他們宣告3月26日將是一個永遠鐫刻在中國詩歌史上的特殊日子,他們建議將3月26日定為“中國詩歌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