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錄的是著名作家林希作為中國赫赫有名的買辦家庭出生,其家庭自1900年的天津義和團運動開始,面對開埠通商和扶清滅洋的兩難境地所做出的應變選擇,以及新中國成立后,林希這名全國最年輕的“胡風分子”,乃至后來劃成右派、生活發(fā)生巨大變化的百年記憶和另類人生經歷。中國社會的每一次巨大變遷都是光明和晦暗并行,更是正面、負面共存的格局,如此才造就出中國的睿智,也造就了中國人的乖巧。追憶歷史,分享記憶,是為了開啟人們對于未來的美好向往。公木先生“50年代中期‘反胡風’運動時,分當時負責天津的作協(xié)或文聯(lián)領導工作。當時主持中央‘胡風專案’的×××通知他說,天津有個叫林希的青年作家,也是個‘胡風分子’,應該批判審查。他抗拒了×××的通知,說,林希是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作者,至多認識天津作協(xié)的方紀、魯藜、阿垅,找不出他與胡風有什么直接關系,不應該無證無據(jù)地隨便抓人,隨意地劃成什么分子。由于他拒絕執(zhí)行×××的通知,被調離了職務,1957年又被打成了‘右派’,下放到東北的一所大學教書?!薄Z植芳林希的小說得到了識者的賞鑒,然而我以為其相當部分堪稱杰出的作品,還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足夠的評價。林希只是一路瀟灑地寫來,并不以為意,我欣賞他的這種態(tài)度,這是一種自信的表現(xiàn)?!垩嘞樵缒陮懺姷牧窒?,幾年前開始寫小說,而且一發(fā)不可收拾,這還不說,竟然還越寫越火爆,成了小說界一顆新星,而且連魯迅文學獎都拿到了。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守著他,我不說,私下里,真佩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