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認證與等級考試計算機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員教程

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員教程

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員教程

定 價:¥38.00

作 者: 楊成主編;陳昊副主編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指定用書
標 簽: 管理信息系統(tǒng) 工程技術人員 資格考試 教材

ISBN: 9787302122623 出版時間: 200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6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人事部、信息產業(yè)部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yè)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要求編寫,內容緊扣《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員考試大綱》。全書共分16章,分別從計算機系統(tǒng)基礎、信息系統(tǒng)基礎和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三方面的知識進行了系統(tǒng)講解,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tǒng)、程序設計、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等核心技術和信息化、標準化、信息系統(tǒng)基礎,以及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基礎、運行管理制度、系統(tǒng)資源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支撐環(huán)境管理、系統(tǒng)維護與轉換、用戶對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支持等方面的內容。 本書層次清晰,內容豐富,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力求反映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技術的最新發(fā)展,既可作為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員資格考試的教材,也可作為信息系統(tǒng)技術培訓的教材,同時也可供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管理人員自學使用。

作者簡介

暫缺《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員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計算機科學基礎 1
1.1 數制及其轉換 1
1.1.1 數制的概念 1
1.1.2 常用數制及其轉換方法 1
1.2 數據的表示 6
1.2.1 數值的編碼表示 6
1.2.2 非數值信息的表示 10
1.2.3 數據校驗方法和校驗碼 16
1.3 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17
1.3.1 二進制數的算術運算 17
1.3.2 邏輯代數與邏輯運算 20
第2章 計算機系統(tǒng)基礎 25
2.1 計算機的組織結構 25
2.1.1 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 25
2.1.2 計算機的硬件系統(tǒng) 25
2.1.3 計算機的軟件系統(tǒng) 28
2.1.4 計算機的層次結構 31
2.2 計算機的類型和特點 33
2.2.1 計算機的分代 33
2.2.2 計算機的分類 33
2.2.3 計算機的特點 35
2.3 系統(tǒng)性能指標 36
2.3.1 系統(tǒng)效率 36
2.3.2 系統(tǒng)可靠性 37
2.3.3 系統(tǒng)可維護性 37
2.3.4 系統(tǒng)可用性 37
2.3.5 系統(tǒng)可擴充性 38
2.3.6 系統(tǒng)可移植性 38
2.3.7 系統(tǒng)安全性 38
2.4 計算機應用 38
2.4.1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38
2.4.2 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41
第3章 計算機系統(tǒng)基礎知識 43
3.1 信息設備元件 43
3.1.1 信息設備元件的類型 43
3.1.2 邏輯門電路 43
3.1.3 組合邏輯電路 44
3.1.4 時序電路 46
3.2 中央處理器CPU 50
3.2.1 CPU的功能 50
3.2.2 CPU的組成 51
3.2.3 CPU中的主要寄存器 53
3.2.4 指令系統(tǒng) 54
3.2.5 處理器性能指標 62
3.3 存儲器 64
3.3.1 存儲器概述 64
3.3.2 存儲器分類 66
3.3.3 主存儲器 68
3.3.4 外存儲器 71
3.3.5 Cache存儲器 77
3.3.6 虛擬存儲器 77
3.4 外圍設備 78
3.4.1 I/O接口 78
3.4.2 常見I/O設備 83
3.4.3 I/O設備控制方式 88
3.4.4 設備的連接 89
3.4.5 電源設備(UPS) 93
第4章 操作系統(tǒng)基礎 94
4.1 操作系統(tǒng)的概念 94
4.2 操作系統(tǒng)的類型 94
4.3 操作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 96
4.4 操作系統(tǒng)和硬件平臺的關系 97
4.5 操作系統(tǒng)的管理功能 100
4.6 常用操作系統(tǒng)的特點 102
4.7 漢字操作系統(tǒng) 106
4.8 圖形用戶界面及其操作方法 108
第5章 程序設計語言基礎 115
5.1 程序設計語言概述 115
5.2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 116
5.3 匯編程序基礎知識 117
5.4 解釋程序基礎知識 118
5.5 編譯程序基礎知識 119
第6章 軟件工程基礎 121
6.1 軟件工程概述 121
6.2 軟件生命周期 122
6.3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項目管理 125
6.3.1 項目管理流程 125
6.3.2 項目管理的組織機構 127
6.3.3 項目管理內容 128
6.3.4 項目管理中的質量控制 128
6.3.5 文檔管理 129
6.4 軟件質量控制 129
6.4.1 軟件質量的概念 129
6.4.2 軟件質量管理 130
6.4.3 軟件質量保證 131
第7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 133
7.1 計算機網絡概述 133
7.1.1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33
7.1.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34
7.1.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34
7.1.4 網絡拓撲結構 136
7.2 基本網絡協(xié)議 138
7.2.1 OSI/RM 139
7.2.2 TCP/IP協(xié)議簇 141
7.3 常用網絡設備與網絡通信設備 143
7.3.1 調制解調器(modem) 143
7.3.2 中繼器(repeater) 144
7.3.3 集線器(HUB) 144
7.3.4 網橋(bridge) 145
7.3.5 交換機(switch) 145
7.3.6 路由器(router) 145
7.3.7 網關(gateway) 146
7.3.8 網卡 146
7.4 網絡操作系統(tǒng) 146
7.5 常用網絡操作系統(tǒng) 147
7.6 網絡計算模式 149
7.6.1 主機/終端模式 149
7.6.2 客戶機/服務器模式 149
7.6.3 瀏覽器/服務器模式 150
7.7 局域網基礎知識 151
7.7.1 局域網概述 151
7.7.2 IEEE 802標準 152
7.7.3 常見局域網類型 153
7.8 Internet基礎知識 154
7.8.1 WWW 155
7.8.2 E-Mail 156
7.8.3 FTP服務 156
7.8.4 BBS 157
7.8.5 瀏覽器 157
7.8.6 搜索引擎 158
7.8.7 通信服務 158
7.8.8 應用服務 160
第8章 數據庫基礎 162
8.1 數據庫概述 162
8.1.1 數據庫基本概念 162
8.1.2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163
8.2 關系數據庫語言(SQL) 165
8.2.1 SQL概述 165
8.2.2 SQL的功能 165
8.2.3 SQL的特點 165
8.2.4 使用SQL語言 166
8.3 數據庫的控制功能 177
8.3.1 數據庫事務管理 177
8.3.2 數據庫恢復 177
8.3.3 并發(fā)控制 178
8.3.4 完整性控制 178
8.3.5 安全性控制 179
第9章 信息化基礎知識 180
9.1 信息化概述 180
9.1.1 信息化的含義 180
9.1.2 全球信息化趨勢 181
9.1.3 國家信息化戰(zhàn)略 187
9.1.4 企業(yè)信息化戰(zhàn)略和策略 192
9.2 知識產權制度 194
9.2.1 知識產權制度概述 194
9.2.2 我國現有部分知識產
權法律、法規(guī) 196
9.3 信息化應用 197
9.3.1 現代化遠程教育 197
9.3.2 電子商務 199
9.3.3 電子政務 206
第10章 標準化基礎知識 209
10.1 標準化及其體系結構 209
10.1.1 標準化概念 209
10.1.2 標準化學科 210
10.1.3 標準化層級 211
10.1.4 標準化系統(tǒng) 212
10.1.5 現代標準化 213
10.1.6 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 214
10.2 標準分類與分級 215
10.2.1 標準分類 215
10.2.2 我國的標準分級 216
10.2.3 標準的代號與編號 216
10.3 信息系統(tǒng)標準化 219
10.3.1 信息系統(tǒng)代碼標準化 220
10.3.2 信息系統(tǒng)數據交換標準化 220
10.3.3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標準化 221
10.3.4 信息系統(tǒng)文檔標準化 222
10.3.5 信息系統(tǒng)安全標準化 223
10.4 標準化機構 224
10.4.1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224
10.4.2 國際電工委員會 224
10.4.3 國際電信聯盟 225
10.4.4 我國的標準化機構 226
10.4.5 信息技術標準化組織 227
第11章 信息系統(tǒng)基礎 229
11.1 信息概述 229
11.1.1 信息的含義 229
11.1.2 信息運動的基本形式 231
11.1.3 信息與數據 232
11.1.4 信息的類型 232
11.1.5 信息的主要特征 233
11.2 信息系統(tǒng)概述 234
11.2.1 系統(tǒng)的概念 234
11.2.2 信息系統(tǒng)的概念 235
11.2.3 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過程 235
11.2.4 信息系統(tǒng)的類型 236
11.3 信息系統(tǒng)的形式 237
11.3.1 集中式 237
11.3.2 分布式 238
11.3.3 批處理 238
11.3.4 實時處理 239
11.3.5 Web型計算 239
11.3.6 移動計算 240
11.4 常見信息系統(tǒng) 242
11.4.1 財務系統(tǒng) 242
11.4.2 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 244
11.4.3 業(yè)務處理系統(tǒng) 246
11.4.4 生產管理系統(tǒng) 248
11.4.5 ERP系統(tǒng) 254
11.4.6 客戶關系管理系統(tǒng) 258
11.4.7 人力資源系統(tǒng) 260
第12章 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 263
12.1 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概述 263
12.1.1 系統(tǒng)運行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263
12.1.2 系統(tǒng)運行管理的組織 263
12.2 信息系統(tǒng)運行的人員管理 264
12.2.1 人員管理的重要性 264
12.2.2 人員管理的內容 264
12.2.3 人員的責任及其績效評價原則 265
12.2.4 人員培訓 265
12.3 信息系統(tǒng)運行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實施 266
12.3.1 網絡中心管理制度 266
12.3.2 運行管理制度 267
12.3.3 日常運行記錄制度 267
12.4 系統(tǒng)運行日常管理 268
12.4.1 數據資源管理 268
12.4.2 軟件資源管理 270
12.4.3 硬件資源管理 270
12.4.4 系統(tǒng)安全管理 271
12.4.5 信息服務需求管理 271
12.4.6 運行日志記錄 272
12.5 系統(tǒng)運行故障管理 274
12.5.1 信息系統(tǒng)故障概述 274
12.5.2 故障的種類 275
12.5.3 故障的預防策略 276
12.5.4 常見故障的處理 276
12.5.5 故障的記錄與報告 285
12.6 系統(tǒng)運行的文檔管理 287
12.7 系統(tǒng)運行檢查與評價 289
第13章 信息系統(tǒng)安全管理 291
13.1 信息系統(tǒng)安全 291
13.1.1 信息系統(tǒng)安全問題概述 291
13.1.2 信息系統(tǒng)安全危害的種類 293
13.1.3 影響信息系統(tǒng)安全的主要因素 294
13.2 信息系統(tǒng)運行安全策略 295
13.3 信息系統(tǒng)安全技術 296
13.3.1 安全認證機制 296
13.3.2 數據訪問控制 298
13.3.3 數據加密與解密 299
13.3.4 防火墻 300
13.3.5 入侵檢測 303
13.3.6 常用的安全協(xié)議 308
13.3.7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311
13.4 信息系統(tǒng)運行安全管理 318
13.4.1 安全管理機構 318
13.4.2 安全管理原則與內容 320
13.4.3 安全管理制度規(guī)范 321
第14章 信息系統(tǒng)支撐環(huán)境管理 324
14.1 計算機機房設計 324
14.2 計算機機房的環(huán)境條件 326
14.3 電氣系統(tǒng) 331
14.4 空調系統(tǒng) 335
14.5 消防與安全系統(tǒng) 336
14.6 系統(tǒng)支撐環(huán)境的參照標準 337
第15章 信息系統(tǒng)維護管理 338
15.1 系統(tǒng)維護概述 338
15.1.1 系統(tǒng)維護的目的和任務 338
15.1.2 信息系統(tǒng)的可維護性 338
15.2 系統(tǒng)維護工作的內容和類型 339
15.3 系統(tǒng)維護工作的特點 341
15.4 系統(tǒng)維護的組織與管理 342
15.4.1 系統(tǒng)維護考慮的因素 342
15.4.2 系統(tǒng)維護的組織管理 343
第16章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用戶支持 346
16.1 用戶支持信息系統(tǒng)建設的意義 346
16.2 對系統(tǒng)分析工作的支持 346
16.2.1 系統(tǒng)分析階段的目標和任務 346
16.2.2 系統(tǒng)用戶對系統(tǒng)分析的支持 347
16.3 對系統(tǒng)設計工作的支持 351
16.3.1 系統(tǒng)設計階段的目標和任務 351
16.3.2 系統(tǒng)用戶對系統(tǒng)設計的支持 352
16.4 對系統(tǒng)測試工作的支持 357
16.4.1 系統(tǒng)測試階段的目標和任務 357
16.4.2 系統(tǒng)用戶對系統(tǒng)測試的支持 358
16.5 對系統(tǒng)轉換工作的支持 361
16.5.1 系統(tǒng)轉換的任務 361
16.5.2 系統(tǒng)轉換的方式 362
16.5.3 系統(tǒng)轉換的實施 36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