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機械制圖的基礎知識
1.1 圖樣概述
1.2 畫圖工具的使用
1.2.1 圖板
1.2.2 丁字尺
1.2.3 三角板
1.2.4 圓規(guī)
1.2.5 分規(guī)
1.2.6 鉛筆
1.2.7 其他物品
1.3 國家標準《機械制圖》的有關規(guī)定
1.3.1 圖紙幅面及格式
1.3.2 比例
1.3.3 字體
1.3.4 圖線
1.3.5 尺寸注法
1.4 平面幾何基本作圖
1.4.1 等分直線段
1.4.2 等分圓周和畫正多邊形
1.4.3 圓弧連接
1.5 平面圖形畫圖
1.5.1 線段分析
1.5.2 平面圖形畫圖步驟
1.5.3 墊片平面圖形畫圖示例
1.6 正投影
1.6.1 什么叫投影
1.6.2 投影法分類
1.6.3 正投影的投影特性
1.7 三視圖
1.7.1 三投影面體系
1.7.2 三視圖的形成
1.7.3 三視圖的投影規(guī)律
第2章 機件的表達方法
2.1 基本幾何體的視圖
2.1.1 四棱柱(長方體
2.1.2 正六棱柱
2.1.3 四棱錐
2.1.4 正四棱臺
2.1.5 圓柱
2.1.6 圓錐
2.1.7 圓臺
2.1.8 圓球
2.1.9 基本幾何體的尺寸注法
2.2 組合體和它的表面交線
2.2.1 疊加
2.2.2 切割
2.3 組合體的畫圖和看圖
2.3.1 形體分析法
2.3.2 畫組合體視圖的步驟
2.3.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2.3.4 看組合體視圖
2.3.5 補圖和補線
2.4 視圖
2.4.1 基本視圖
2.4.2 向視圖
2.4.3 局部視圖
2.4.4 斜視圖
2.5 剖視圖
2.5.1 剖視圖的形成
2.5.2 剖視圖的標注
2.5.3 剖視圖的種類
2.5.4 剖切面的種類
2.6 斷面圖和其他畫法
2.6.1 斷面圖
2.6.2 其他畫法
2.7 綜合應用舉例
第3章 零件圖
3.1 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
3.1.1 零件圖的作用
3.1.2 零件圖的內容
3.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和尺寸標注
3.2.1 視圖選擇和尺寸標注總的要求
3.2.2 常見典型零件的視圖選擇和尺寸標注分析
3.3 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
3.3.1 表面粗糙度
3.3.2 公差與配合
3.3.3 形狀與位置公差簡介
3.4 零件工藝結構簡介
3.4.1 倒角和倒圓
3.4.2 退刀槽和砂輪越程槽
3.4.3 凸臺和凹坑
3.4.4 常見孔的結構
3.4.5 鑄造工藝結構
3.5 幾種常見零件的畫法
3.5.1 螺紋
3.5.2 螺紋緊固件
3.5.3 彈簧
3.6 讀零件圖
3.6.1 讀零件圖的基本要求
3.6.2 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
第4章 裝配圖
4.1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4.1.1 裝配圖的作用
4.1.2 裝配圖的內容
4.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4.2.1 裝配圖的規(guī)定畫法
4.2.2 裝配圖中的特殊表達方法
4.3 裝配圖尺寸標注、零件序號和明細欄
4.3.1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
4.3.2 裝配圖的零件序號和明細欄
4.4 讀裝配圖
4.4.1 讀裝配圖的基本要求
4.4.2 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第5章 計算機繪圖簡介
5.1 認識AutoCAD 2000的操作窗口
5.1.1 啟動AutoCAD 2000
5.1.2 從草圖開始
5.1.3 AutoCAD 2000的操作窗口
5.1.4 創(chuàng)建、打開、存儲圖形文件
5.1.5 退出AutoCAD
5.2 AutoCAD的坐標系統(tǒng)(Coordinate
5.2.1 絕對坐標
5.2.2 相對坐標
5.2.3 極坐標
5.3 對象捕捉(Object Snap
5.3.1 捕捉端點(Endpoint
5.3.2 捕捉中點(Midpoint
5.3.3 捕捉交點(Intersection
5.3.4 捕捉中心點(Center
5.3.5 捕捉圓的四分點(Quadrant
5.3.6 捕捉切點(Tangent
5.3.7 捕捉垂足(Perpendicular
5.3.8 捕捉單點(Node
5.3.9 自動捕捉
5.3.10 極軸追蹤
5.4 繪圖(Draw
5.4.1 畫線(line
5.4.2 畫圓 (Circle
5.4.3 畫弧(Arc
5.4.4 畫正多邊形(Polygon
5.4.5 等分(Divide
5.5 編輯(Modify
5.5.1 刪除(Erase
5.5.2 偏移(Offset
5.5.3 修剪(Trim
5.5.4 復制(Copy
5.5.5 陣列 (Arrey
5.5.6 鏡像(Mirror
5.5.7 延伸(Extend
5.5.8 倒角(Chamfer
5.5.9 圓角(Fillet
5.6 繪圖實例
5.6.1 平面圖形畫圖
5.6.2 畫正六棱柱三視圖
5.6.3 畫端蓋零件圖
第6章 鉗工基本操作技能
6.1 概述
6.1.1 常用量具
6.1.2 米制和英制單位及其換算
6.2 平面劃線
6.2.1 平面劃線常用的工具及其使用
6.2.2 劃線基準的選擇
6.2.3 劃線的準備
6.2.4 平面劃線的方法和步驟
6.3 鋸割
6.3.1 手工鋸割的工具
6.3.2 手工鋸割的操作方法和步驟
6.3.3 鋸割的注意事項
6.4 銼削
6.4.1 銼削的工具
6.4.2 銼削的操作方法
6.4.3 注意事項
6.5 鉆孔
6.5.1 鉆孔的工具、設備
6.5.2 鉆孔的操作方法和步驟
6.5.3 注意事項
6.6 攻絲與套絲
6.6.1 攻絲的工具及其使用
6.6.2 套絲的工具及其使用
6.7 裝配
6.7.1 裝配的常用工具
6.7.2 裝配方法的分類
6.7.3 裝配的零、部件連接方式
6.7.4 裝配的工藝過程
6.7.5 裝配中應注意的事項
第7章 鉗工操作綜合練習
7.1 鉗工實習基礎知識
7.1.1 鉗工實習工場的常用設備
7.1.2 鉗工實習工場紀律(規(guī)則
7.1.3 鉗工安全文明生產操作規(guī)程
7.1.4 平面度、垂直度、平行度的檢驗方法
7.2 平面劃線練習
7.2.1 實習圖樣(圖7.
7.2.2 實習要求
7.2.3 實習內容
7.2.4 實習準備
7.2.5 實習步驟
7.2.6 注意事項
7.3 鏨口[HT5”,7]钅[KG-*3]郎頭的制作
7.3.1 實習圖樣(圖7.
7.3.2 實習要求
7.2.3 實習內容
7.3.4 實習準備
7.3.5 實習步驟
7.3.6 注意事項
7.4 攻絲、套絲練習
7.4.1 實習圖樣(圖7.
7.4.2 實習要求
7.4.3 實習內容
7.4.4 實習準備
7.4.5 實習步驟
7.4.6 注意事項
附表A 常用及優(yōu)先用途軸、孔的極限偏差
附表B 基本尺寸小于 500mm的標準公差數值
附表C 普通螺紋直徑與螺距標準值
附表D 螺紋連接件的部分規(guī)格尺寸
附表E 常用材料
附表F 金屬鍍覆和化學處理
附表G 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附表H 形狀和位置公差的未注公差
繪圖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