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的實實在在是正經人普特爾的幸福生活。小市民家常的微末細節(jié)讓很多人感到親切。與中國工人貧嘴張大民相比,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下層中產者老普的日子在物質上遠遠更豐足。但是攀附“紳士”的勢利心態(tài)卻反襯出他生活的局促、黯淡和難堪。對老普的貼切而尖刻的譏諷英國味兒十足,在很大程度上表達了一個社會群體的有一定深度的自省和自嘲。 查爾斯?普特爾是個公司小職員,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卻也過得心滿意足:在郊區(qū)安了新家;老板對他很照顧;妻子也與他情投意合;還有兩個關系“老不賴”的街坊朋友。躊躇滿志之下老普開始寫日記,當然就是些家長里短、柴米油鹽,太陽底下無新事。偶爾有機會參加一個上等人的聚會,雖弄得雞飛狗跳,洋相出異,可老普也并不以為意,他生活的目標是成為一個體面的紳士,當然他最終達到了,努力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