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完鞏昂的《我在美國上中學》一書,感覺很好,可以讓中國學生了解美國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對老師來講也有參考價值。因為國內正在推行新的課程改革,提倡探究性學習,許多教師不太理解,也不知道如何設計一堂探究性的課。鞏昂的書中提供了許多實例。探究式教學表面看來有點亂,沒有傳授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但是學生通過這樣的探究性學習掌握的知識還少嗎?在這種興趣盎然的氣氛中自己收集資料、自己探索,他們獲得的知識還能不鞏固嗎?他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不發(fā)展嗎?我真有點佩服他們,竟然讓初中一年級的孩子了解達·芬奇、拉斐爾、莫奈、畢加索,而且理解他們的風格、欣賞他們的繪畫的美,真覺得難以理解?!睹绹咧凶鳂I(yè)》介紹鞏昂在高中階段做的各科作業(yè),老師是怎樣要求的,學生是怎么完成的。這套書,在我看來,不僅適合中學生讀,而且也適合老師讀。在探究性學習中,許多教師不知道如何設計探究性教學,不知道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我想,如果讀讀這套書,會得到啟發(fā)?!袊逃龑W會會長 顧明遠教授作者以親身經歷真實記錄了美國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生動展現(xiàn)了充滿時代氣息的美國素質教育實例,敘述了美國中學生在自主的構建知識體系和課程結構、培育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方面所做的種種努力。中學生可從中充分感受美國中學生在主動·探究·協(xié)同性學習模式下對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育過程。書中大量的素質教育過程描述對于開拓學習視野、培育自己交流合作與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能力、應對綜合素質考試都大有啟發(fā)。中學老師通過書中大量介紹的問題·互動·合作性教學案例,可啟發(fā)教改思路,豐富課堂組織形式,對于探索新標要求的探究性教學模式、培養(yǎng)符合時代潮流和社會需求方向的高分高能學生也有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