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臺灣甫一面世即好評如風:誠如書名所彰顯的,全書詮釋了一個新的理念“新平民美食文化”,故書中所涉食材,高檔的魚翅、花姚固在筆下,更多的是尋常的雞、鴨、蝦、蟹、菌類,尤其是不上臺面的“貓耳朵”、“炒疙瘩”和炒栗子、爆米花等我們記憶中可愛的小玩意。無論是“陽春自雪”還是“下里巴人”,在這較為富裕的太平盛世皆具有了平民美食的“當下性”和“人間性”,它們經由作者的真正品味一包括明白每道菜的源流、演變等典故,所用食材轉換的差異,烹調方式的知識及身經百戰(zhàn)、食遍中外的敏銳味蕾等一和用真性情書寫,均提升到了“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最高飲食境界。尤兼及創(chuàng)制極品紅樓宴,漫談工欲善其事的利器——爐灶炊具演進、古今喜筵趣事等,富有濃厚的飲食文化底蘊。令讀者閱之,獲得的是感同身受的美食快感和文化閱讀的精神快感,不知不覺申修完了飲食文化的學分,不亦人生一大快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