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拍攝的大量圖片,為您提供最新鮮的視覺信息。開辟中國旅游書先河的詳盡圖文索引,使您方便快捷地獲得您想要的信息。本書所有介紹的景點、酒店、飯店在圖中都有詳細標注,方便您的使用,讓您隨時知道自己的位置。所謂“獨步”,并不是說要你孤單單的一個人,而是說你的“旅行”必須要有個性,無論目的地的名聲和旗號有多大,你的“旅行”必須對你自己有意義、有價值才行!這就是我們——“獨步中國”的主張。我們從不建議你按照某種固定的模式去旅行,那種在圍墻式開發(fā)的景點間趕場式的奔波走馬,僅僅是一種消費而已。然而畢竟每個人都有一些或許比旅行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有能力花很多時間去了解那些路上的“野草”和“石頭”,因此我們需要“游俠”為我們做開路先鋒。對于歐洲人來說,馬可·波羅是他們了解中國的游俠;對于漢武帝來說,張騫是他了解中國西域以外地方的游俠;徐霞客是我們的游俠榜樣,他用一生來為我們搜集路上的“野草”和“石頭”;而我們——《獨步中國》將成為屬于你的游俠,并使你成為一個屬于自己的游俠。本書前言旅行是一種生存方式,是生命中不能缺替的重要體驗。日本繪畫大師東山魁夷有一幅名作,題為“道”。畫面中央是一條筆直的山野土路,通向前面未知的遠方,道的兩旁是青翠的綠地,再沒有別的景色,令人有無盡的遐思。大師非常喜歡描繪道路的題材,他的許多作品如《冬之旅》、《菩提樹》、《路標》等都是在表現(xiàn)艱難趕路的旅人的孤寂情狀。東山魁夷的一生總是會有一種“在路上”的感覺,他認為自己的人生和藝術其實就是一段旅行,在這段旅途中只有兩種情況會發(fā)生:有時是回望走來的方向;有時是面對前進的方向。而面對自己這幅很滿意的作品時,大師這樣說道:這一交織著絕望和希望的道路,既是游歷的結果,也是重新起步的征途。它既是通往未來的憧憬之路,也是誘發(fā)懷舊的鄉(xiāng)愁之路……人生無論榮耀或平淡,總難免會有揮之不去的孤獨,這孤獨在旅行中亦尤為深沉?;蛟S跋涉了若干年頭你會發(fā)現(xiàn),也惟有在這孤旅之中,你才能夠重新細讀自己的心靈,把以前略過去的、早已深埋的篇章重新整拾。東山魁夷在人生孤旅中體悟到了自己生命的真實,“我”依存于旅途中的見聞,真正的自我非“常我”,而是隨著遠山的白雪、杉樹的陰影、灰云、流霧和雨后飛架綠原的彩虹變幻著的。一部談旅行的書,在付梓之前是作者回望走來的“方向”;一旦捧在了你的手中就會成為你未來的“憧憬之路”;亦終會有一日,它在書架上的位置挪高了,或可會在一個暖日斜照的午后寄托你無盡的“懷舊鄉(xiāng)愁”呢?在這個讀萬卷書就類似行萬里路的時代,我們都應該換一種眼光審視自己的旅行。一部好書可以使你為一段行程感動莫名,但它代替不了你自己的“行走”,走過以后旅行將成為你的記憶,而讀過以后的“旅行”一切還只是理論上的。這就好像看戲一樣,無論戲中的情節(jié)多么轟轟烈烈,人生的喜怒聚散還得你自己去品嘗才能真正地體會到生存的意義。為了不使本書成為像兒時“夸父傳說”一樣的東西,我們的作者都盡可能地寫下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都盡可能地把旅途中最有價值的體驗真實地告訴給你。書中對各地景物和人文的記錄描寫,就好像東山魁夷筆下的“野草”和“小石頭”一樣,是你將要經過的一些事物。也許你不會留意它們中的每一個,但只要有緣曾經留意就好,畢竟我們都還在路上。所謂“獨步”,并不是說要你孤單單的一個人,而是說你的“旅行”必須要有個性,無論目的地的名聲和旗號有多大,你的“旅行”必須對你自己有意義、有價值才行!這就是我們——“獨步中國”的主張。我們從不建議你按照某種固定的模式去旅行,那種在圍墻式開發(fā)的景點間趕場式的奔波走馬,僅僅是一種消費而已。然而畢竟每個人都有一些或許比旅行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有能力花很多時間去了解那些路上的“野草”和“石頭”,因此我們需要“游俠”為我們做開路先鋒。對于歐洲人來說,馬可·波羅是他們了解中國的游俠;對于漢武帝來說,張騫是他了解中國西域以外地方的游俠;徐霞客是我們的游俠榜樣,他用一生來為我們搜集路上的“野草”和“石頭”;而我們——《獨步中國》將成為屬于你的游俠,并使你成為一個屬于自己的游俠。最后說一句,這是一本很實用的小書。書中的野草和石頭是屬于你的,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可愛的野草和石頭已經埋在了你的小路上,成為你人生之路上的珍藏?!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