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中國住了七年之久的薩拉?康格對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中國上層社會的政治和文化活動作了相當詳細的歷史記錄,那么1933年在中國旅行只有七個月的英國游記作家彼得。弗萊明(Peter Fleming,1907?1971)則憑記者的敏感,在他的游記《獨行中國》里勾勒了20世紀30年代整個中國的政治、軍事、戰(zhàn)爭的形勢,正如他在前言里所說,“我敢說,在有關遠東局勢的一些重大問題上,我可以使我那半生不熟的結論聽起來令人心悅誠服” 。彼得?弗萊明以《泰晤士報》特派記者的身份,比較方便地從北到南跨越整個中國當時不同的政治區(qū)域,并采訪到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偽滿洲國傀儡溥儀、國民黨區(qū)域里的前外交部長羅文干、蔣介石以及汪精衛(wèi)等當時中國政壇上的頭面人物。 當然,這不是一本理論性強的國際政治著作,而是一個年方26歲,血氣方剛的記者的游記。作者從對他北從哈爾濱南至廣州沿途的山川風景、風土人情有著濃厚的好奇心,把它們一一定格在他的速寫或素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