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觀世音:大發(fā)慈悲心,功行海洋深,駕慈航渡迷津,感化有緣人。所謂十四種無畏,三十二化身,千手及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蓮座涌慈云,隨處現金身,楊枝水、灑凡塵,甘露潤群生;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永離八難、一切災殃,苦厄化為塵??v觀古今,有的神話小說,是小說而不是神話;還有的神話小說,是神話而不是小說。而濯街先生的這一部作品,既是神話又是小說,是一部如假包換的神話小說。在這一部小說里,濯街先生將觀世音的神性與人性較好地疊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風韻獨至的藝術形象。作品在人性的基調上,濃墨重彩點染出觀世音的神性,具有鮮明的神話小說的特征。這部神話小說反傳說小說“大團圓”的結尾方式,偏要讓期望甚殷的讀者看到“號自在,菩薩不自在;名獨樂,觀世音難獨樂”的結局,用句時髦的話兒來說,重要的在于追求和參與,又何必在乎結果呢!生性幽默的作者又和讀者諸君“黑色”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