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沒有后門的教室

沒有后門的教室

沒有后門的教室

定 價:¥22.80

作 者: 王銘銘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人類學隨談錄
標 簽: 論文集

ISBN: 9787300072746 出版時間: 200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23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10篇學術講座發(fā)言稿和會議發(fā)言錄音整理稿,以隨談形式,展現(xiàn)人類學對于現(xiàn)代生活方式、文化、環(huán)境、“全球化”等現(xiàn)實問題的解析,求索中國人類學學科重獲文化特征、天下視野及世界地位的可能方式。

作者簡介

  王銘銘,1962年生于于福建泉州,畢業(yè)于廈門大學人類學系,后于1987年赴英留學,1993年獲倫敦大學東方非洲學院人類學專業(yè)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北京大學教授。作者早期研究主題為城市儀式與時間,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從事鄉(xiāng)村研究,亦一直關注學術史與社會理論問題。已在《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1997)、《逝去的繁榮》(1999)、《人類學是什么?》(2002)、《草根卡里斯瑪》(2002合著)、《漂泊的洞察》(2003)、《無處非中》(2003)、《溪村家族》(2004)、《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2005)等中外文著述中,探討了人類學學科史中的中國以與“他者的上光”之間的關系。

圖書目錄

    自序
   上編
   沒有后門的教室
   一種教室,一種社會
   自我解放,自我監(jiān)視
   知識部門化
   以天下為已任的人類學
   現(xiàn)代生與我們的生活世界
     怎么區(qū)別“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性”?
     作為生活方式的現(xiàn)代性
     作為“現(xiàn)代性自我反思”局部的人類學
    文化與普遍解釋
     “人文科學”的困感
     關于文化自覺與跨文化對話的若干講演
     人文解釋的多樣性
    環(huán)境問題與社會問題
     我這個人
     “人類學自然論”的歷史簡圖
     神話的天人一體觀仿
     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
    反思“全球化”
     反思直線式物理時間觀
     土著文化的自主性
     世界體系理論對經三世界變遷的看法
     人類學關注的是“當地人的世界”
   下編
    所謂“天下”,所謂“世界觀”
     從海外視野尋找中國人類學的世界觀
     中國人類學的傳統(tǒng)關懷
    人類學與中國社會
     從人類學切入中國社會
     人類學對中國社會應起的作用
     改變觀念和積累知識
    談歷史人類學
     歷史學與人類學的關系
     主觀歷史與客觀歷史的關系
    關于中國村莊與中國文明
     現(xiàn)代性企圖下的村計研究
     研究村莊的角度
    中國人的海外視野
     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的狀況
     中國人類學發(fā)展海外研究的學科內在要求和歷史資源
     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的具體形式
     中國人類學海外研究潛在的理論貢獻
   附錄:我想象中的人類學(答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