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特色如下:一、初步構建了體育教學論的框架和內容本教材為編寫工作設定的第一個原則是“學科性原則”,編寫組內部稱為“揚棄一般教學論原則”,是針對過去體育教學論照搬一般教學論框架和內容,體育教學論缺乏體育性、缺乏實用性的缺陷,在框架上“為整體和清楚地描述和闡述體育教學現象服務”;在內容上要“闡述體育教育”而不是“闡述教育”,避免用一般教學論的敘述和編寫體例來套體育教學論。二、努力構建具有結構性的“理論”本教材為編寫工作設定的第二個原則是“理論性原則”,編寫組內部稱為“構建‘理論’,擺脫‘說法’的原則”,就是要從“結構”、“關系”、“與相關事物的類比”、“層次”、“輕重”等具有結構性的闡述來揭示體育教學現象背后的規(guī)律,盡量不把闡述停留在描述一件事情上,也不停留在“說法”上。三、增強了教材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本教材為編寫工作設定的第三個原則是“實用性原則”,編寫組內部稱為“為體育教育一線服務的原則”。就是在取舍內容時,要想到“體育系的學生和一線體育教師學了這個內容有什么用”,或者反問:“體育系的學生和一線體育教師不學這個內容有無大的影響”,根據這個判斷來決定內容的取舍。與學生教學技能有關的內容多寫,與學生教學技能提高無關的、單純?yōu)榱?ldquo;完整”和“慣例”的內容能省略則省略。四、增強了內容的科學性本教材為編寫工作設定的第四個原則是“科學性原則”,編寫組內部稱為“求真原則”。就是要徹底拋棄那些生編硬造的說法、夸大作用的說法、無實踐意義的說法和過于常識性的說法等進行了揚棄。五、增加了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加強教學理論的可操作性本教材為編寫工作設定的第五個原則是“可操作性原則”,編寫組內部稱為“同時有‘應該’和‘不應該’兩面闡述的原則”,就是在方法的闡述和案例的介紹時以正面為主,但也同時闡述“不應該做的事情”和介紹反面的案例,以便更清晰地闡述問題,并加強理論的指導意義,加強方法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