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包括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各計算機部件的工作原理與性能指標、多媒體計算機的存儲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網絡設備,以及計算機系統(tǒng)的升級、維護和常見故障的處理方法等。本書著重于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特點,合理分配理論知識講述和實際技能訓練的比例,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相應的練習和實踐。本書有配套的實訓教材《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通過這兩門課程的相互配合,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本書適合作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及應用以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計算機愛好者的學習參考書。'"本書是為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編寫的配套教材,根據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撲慊樽壩胛た緯探萄Щ疽蟆繁嘈?,同瘦呂縿┧《全国紦溷机信息高袖涬H蹩際約寄芘嘌島圖ū曜肌分械募撲慊樽拔ぴ笨際源蟾???本書結合當前主流的硬件知識和軟件知識,介紹了計算機組裝和維護的一般知識和方法。本書內容安排力求做到深淺適度、詳略得當,敘述力求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既方便教師講授,又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本書還有配套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一書,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通過實踐盡快掌握各個知識點,培養(yǎng)動手能力。本書分3部分,共11章:.第1章介紹基礎概念,主要講述計算機的組成和發(fā)展歷史;.第2—9章是本書的主要部分,根據計算機的組成依次介紹了計算機的主機(包括CPU、主板、內存)、存儲設備(包括硬盤、軟驅)、多媒體設備(包括光驅、音箱)、網絡設備(包括調制解調器、網卡)、輸入設備(包括鍵盤、鼠標)、輸出設備(包括顯示器、顯卡、打印機)、機箱、電源,以及其他常見外設(如數碼相機、投影儀)。.第10—11章為計算機維護部分,主要講解如何對計算機的性能進行測試、升級以及常見故障的排除。書中各章都配有相應的習題,以利于學生對本章內容進行鞏固。同時,每章還根據需要設有提高訓練,以供學有余力的同學在課后進一步提高。教師一般可用30個學時來講解本教材內容,然后配合《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一書,輔以42個學時的上機時間,即可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兩本教材中的內容也可以滿足擴充至120課時所需的內容要求,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對學時進行適當的調整。本書適合作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及應用專業(yè)以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各類計算機培訓學校的教學用書,還可供計算機愛好者參考使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之處敬請各位老師和同學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