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用水寫紙印制,供書法愛好者臨摹用。左頁黑底白字的一面供臨寫用,右頁空心字供摹寫用。有時,有些筆畫或結構不易掌握,可以用摹法,即填廓法去體會。填廓要求每一筆畫一筆填到位,不能補、改;假如有不足,說明力加得不足或筆沒運到位;溢出,說明力加得過大或筆運過頭了。摹時,用干凈的毛筆蘸干凈的水去寫,紙上即顯黑色字跡。切勿用帶色的毛筆或蘸臟水的筆書寫,以免在紙上留下污跡,影響書寫和使用壽命。為使臨習能事半功倍,可以四句口訣為輔導:1.寫好筆畫的兩句口訣:(1)“五要領、兩邊線;兩邊線,加力、減力善知變。(2)“運筆須到位,動作細細參,飄筆不可取,行筆快慢兼?!?.寫好結構的兩句口訣:(1)“縱橫占位力求準,隨處呼應要分明。要使臨習有明顯效果,在動筆前,一定要認真辨認筆畫形態(tài)及每筆的動作所在和縱橫占位,做到心中有數(shù)。本碑全稱《魏故南陽張府君墓志銘》,又稱《張玄墓志》,到清時,因避康熙皇帝玄燁之諱,改呼《張黑女墓志》或叫《黑女志》。因張玄字黑女,故改此名。此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此志原石早佚,僅存墨拓本孤本傳世,歷來為書法家和收藏家所重視。流傳到清代為湖南道州人何紹基所得,十分推重,得力尤多。到民國后歸于無錫泰文錦收藏,曾精印并有放大本傳世。本帖即用放大本選編而成,極宜臨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