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引原文:“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于桓、靈二帝。”評:“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僅是說評書的兩句開場白而已,并非天下勢。而所謂天下大勢,并不是分合,它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變”。天變地變人變,一年到頭地變,永遠地變,萬物都在變,一切都在變,大小之變,多少之變,真假虛實之變,丑美善惡之變,分合之變,興衰之變,生死存亡之變,過去在變,現在在變,無休止地變,永遠都在變。變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不可改變的、是不可抗拒的,只能適應其變。所以,變才是天下大勢。但是,應該說《三國演義》的開篇第一回,這頭開得還是很好,對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乘機起兵奪天下,寫得合情合理,與《三國志》的記載甚相吻合。對“桃園三結義”的出現及其對破黃巾的描寫亦合情合理,與《三國志》之記載亦相吻合。曹操的出現,既巧妙又合情合理,與《三國志》所記載亦相吻合。僅只短短的第一回,就將三國中兩大重國牽出,又將三國共誅的“黃巾”牽出,而且,又都那么自然流暢,讓人看了,給人的感覺是既不突然又不勉強,實在達到令人折服的程度。有一個版本的《三國演義》的序中,對《三國演義》一書,有以賓襯主之妙,如將敘桃園兄弟三人,先敘黃巾兄弟三人。桃園其重主也,黃巾其賓也。這第一回就正是這樣的敘述,也正是開了這樣敘述的先河。當然,《三國演義》的敘述方法還多著呢,以下均會有所涉及。